症状:玉米大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一般病斑先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漫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使植株青干早死,影响灌浆,减产可达15-30%。 大斑病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呈青灰色梭形大斑,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成不规则形,长可达数十厘米。潮湿时,病斑长出大量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小斑病病斑小而多,一般长度不超过1厘米,宽度只限于两叶脉之间,近椭圆形。边缘较明显,赤褐色,中央近黄褐色,有时可见2-3圈同心轮纹,潮湿时也可产生少量黑色霉层。 大、小斑病在玉米苗期即可发病,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由玉米叶的气孔及表皮侵入。先形成中心病株,以后继续蔓延,可形成多次再侵染。潜育期5-11天,条件适宜时即可发病。发病越早,对玉米产量影响越大。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栽培防治:深翻,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性;化学防治:可用退菌特,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治。由于玉米大、小斑病流行时玉米植株高大,不好施药,要在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打药,压低菌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