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姜种的精选与处理 1、精细选种:在生姜播种前1个月左右从姜窖中取出种姜,选择姜块肥大、色泽鲜亮、质地坚硬、无干缩、无腐烂、无病虫害的健壮姜块用作姜种。严格淘汰干、软、变质以及受病虫为害的姜块。在生姜播种前再结合掰姜进行复选,确保姜种健壮。 2、晒姜、困姜与催芽:将选出的姜种先晾晒3天后,再放置在20~25℃的条件下困姜2~3天,加速姜芽萌发。然后在20~24℃的条件下进行催芽,约经过25天左右即可催出姜芽。 二、施足基肥 在播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足基肥,基肥用量为有机肥750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千克/公顷、硫酸钾复合肥1050千克/公顷(或饼肥1500千克/公顷)。然后整平地面待播。 三、抢茬早播 生姜在地温能满足生长发育要求的前提下,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因此,利用大棚进行生姜秋延迟种植,应在前茬蔬菜收获后抢茬播种,一般应在5月15日前后完成播种。播种前先将催好芽的姜种掰成75克左右的姜块。每个姜块上只保留一个长0.5~1.0厘米、粗0.7~10厘米、顶部钝圆、基部有根状突起的壮芽,将其余的姜芽全部除掉。在掰姜过程中要淘汰不合格的姜块。然后按50厘米的行距顺棚向开沟,在沟内浇足底墒水。耕种帮建议等水渗完后按16~17厘米的株距播种。播种时要将姜块平放沟底,使姜芽朝向保持一致。姜种摆好后,用300~500倍的高锰酸钾水溶液顺沟喷洒一遍,预防姜瘟病。然后覆土4厘米左右。 四、田间管理 1、搭盖遮阳网:利用越冬大棚进行栽培的生姜,由于受到茬口的影响,在齐苗后,棚外气温一般能满足生姜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可以在齐苗后先撤掉棚膜,然后及时在棚架上再搭盖遮阳网进行遮阴,遮阳程度为60%左右,以满足姜苗生长发育对光照的要求,防止光照太强导致姜苗生长不良。立秋前后撤去遮阳网,使姜苗接受正常的光照。 2、水分管理:生姜幼苗期主要通过中耕松土保墒,也可以在田间覆盖作物秸秆进行保墒,遇旱可适当浇水,但水量不宜过大,遇雨要注意排水防涝。到生长盛期应注意防旱,遇旱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不宜大水漫灌,以防姜瘟病的发生蔓延。收获前5~7天浇1次水后停水。 3、追肥:到6月中旬前后,苗高30厘米左右,单株具有1~2个分枝时,追施速效氮肥或复合肥300~450千克/公顷,以培育壮苗。立秋后,姜苗处在三股杈阶段,植株生长速度加快,需肥量增大,应进行第2次追肥。此时应以饼肥和复合肥为主,一般可追施豆饼1200千克/公顷,加复合肥300千克/公顷,或单用复合肥1100~1050千克/公顷。9月上旬为促进根茎的快速膨大再追施复合肥750千克/公顷。10月上中旬再追施复合肥600千克/公顷左右,以保证秋延迟阶段的生长需求。 4、培土:立秋后结合浇水施肥进行第1次培土,变沟为垄,以后结合第3、第4次追肥进行第2、第3次培土,逐渐加高加宽垄面,为生姜根块的膨大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5、病虫防治:生姜的主要病害是姜瘟病,一般是进人高温、高湿的夏季,姜瘟病也进入发病高峰期。在发病季节要防止大水漫灌,并注意排涝。在田间一经发现病株要立即将病株及其附近的土壤一并挖除,并在病株穴内及四周撒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防止病菌的传播。7~9月份在已发病的地块用150~200倍的姜瘟净药液进行灌根,每隔10天施药1次。或用浓度为300倍的姜瘟净药液喷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姜螟等害虫可选用氯氰菊酯等农药进行防治。对于蛴螬等地下害虫可选用辛硫磷等农药进行防治。 6、秋延迟阶段的大棚管理:在10月中下旬当白天温度下降到20℃左右时及时盖好大棚膜,以满足生姜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一般当棚内白天温度高于28℃时应进行通风降温,在日落前关闭通风口保温。使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在17~18℃以上。到11月下旬白天棚内温度降到15℃,夜间最低温度降至5℃时,生姜的生长基本停止,应及时收获。 五、适时收获 秋延迟生姜收获应选晴好的天气,并在白天中午前后温度较高的时段进行,收后要注意保温,以防止姜块受冻,并及时运入姜窖贮藏。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07:28 , Processed in 0.02211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