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茎包括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 生姜地上茎直立、绿色,并为叶鞘所包被,茎端完全由嫩叶和叶鞘构成包被不裸露在外,在一般的栽培条件下,茎高一般在60~80厘米,肥水好的条件下可达到100厘米以上。地上茎的发生顺序性强,种姜发芽后所形成的第一支苗称为主茎(或主枝),其下部膨大即形成姜母。姜母上发生侧芽长出地面形成一级分枝,一级分枝下部膨大形成子姜,依次形成二次分枝、三次分枝。生姜侧枝发生往往对称生长。生姜幼苗期长,但分枝少,至幼苗期结束时可长出3~5个分枝,旺盛生长期才大量发生侧枝。 生姜地下茎即根茎,既是产品器官,也是繁殖器官。由茎秆分枝基部膨大而成的姜球组成,根茎为不规则的掌状,主茎的姜球称姜母,一级分枝的姜球为子姜,二级分枝的姜球为孙姜生生不已。初生根茎(姜母)块较小,一般为7~10节,节间短而密,次生姜球块较大,节间较稀。刚收获的生姜因此鲜嫩,故称为鲜姜。根茎的表皮有黄色、淡黄色、灰黄色等,肉色有黄色、淡黄色、黄白色等,嫩芽及节处的鳞片为紫红色、粉红色。刚收获的鲜姜颜色较鲜艳,入窖贮藏月余后,姜球顶部残留的地上茎断下,根茎顶部的疤痕愈合,称“圆头”“圆头”后的生姜,外围形成一层较厚的周皮,称为“黄姜”。黄姜翌年作姜种用时称为种姜,至收获时从土壤中扒出,称为老姜或母姜。 生姜根茎的形成过程是:种姜播种后在适宜条件下腋芽萌发抽生新苗,并长成主茎。主茎在生长过程中其基部逐渐膨大形成初生根茎,俗称“姜母”;姜母两侧的腋芽可萌发并长出2~4个姜苗,姜苗的基部逐渐膨大后形成姜球,俗称“子姜”;子姜上的腋芽萌发长出的新苗,其基部逐渐膨大后形成的2次姜球,称为“孙姜”;如此继续发生第3次姜球、第4次姜球,直到收获为止。 我国南方地区可在生姜生育期发生4~5次姜球,华北地区可以发生3~4次姜球。最后萌发的腋芽,往往由于天气已经变冷而未抽生新苗,积累养分而形成膨大的姜球,称为“闷姜芽”。一般情况下,生姜地上部分枝越多,地下部姜球也越多,姜块越大,产量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