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贮藏期病害防治是不少果农一直学习的,下面耕种帮整理出对葡萄贮藏期病害的专业研究文章,我们一起学习下。 葡萄是陕西省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葡萄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和一些晚熟耐贮品种引进,产量也逐年增加。以前葡萄大多以直接食用为主,直接进入流通领域。但是随产量不断增加,葡萄的产销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延长葡萄保鲜,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而病害是影响葡萄贮藏保鲜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研究尚少,为了给防治葡萄贮藏期病害提供依据,作者于2001~2002年对低温贮藏葡萄病害发生作了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为晚熟优质红、黑地球葡萄,产于陕西省泾阳县农业产业示范园。 1.2葡萄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取不同症状葡萄病果,在病健交界处切宁小块,经消毒处理,分别接种于PDA培养基上,在25℃恒温箱内培养,两天后挑取单菌丝进行纯化。将分离纯化后的菌种接于平板培养基上,待产生菌丝和孢子后进行镜检。 1.3葡萄贮藏期病害调查供试材料红、黑地球葡萄,每袋5kg,贮藏温度为0℃,包装袋内放葡萄保鲜剂和吸水纸。于贮藏前、贮后30天、70天、120天,分别调查病害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调查时每品种随机选100粒,统计发病果数,重复3次,计算各种病害的发病率。 1.4病原菌生长与外界因素的关系 1.4.1病原菌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将从发病葡萄上分离纯化得到的不同病原菌,接种到PDA培养基上,分别放置于0℃、3℃、8℃、15℃、20℃、25℃、30℃、不同温度下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速度,每天测量记录菌落直径。 1.4.2病原菌生长与PH值的关系用乳酸和碳酸钠调试培养基PH值,用精密PH试纸测试,分别将p发生H值调为4.0、5.0、6.0、7.0、8.0、9.0、10.0,经灭菌后接种,放置于25℃恒温箱培养观察,每天测量记录菌落生长直径。
2、结果与分析 2.1分离结果葡萄贮藏期病害经分离鉴定,主要有灰霉病、根霉病、青霉病等。 灰霉病该病的病原为真子囊菌亚纲,柔膜菌目,核盘菌科,灰葡萄孢属,有性世代为富氏葡萄盘菌,[BotryotiniafuekeliandWhetzel]分生孢子为卵圆形或椭圆形。菌核黑色,形状不规则,菌核比黄瓜灰霉菌核稍小。灰霉病在葡萄上发病有三次,第一次为落花后幼果期,第二次果实成熟期,第三次为葡萄储藏期。贮藏期葡萄果实上发病,早期表现症状为果皮上出现直径2~3圆形凹陷病斑,病斑颜色稍浅于周围正常组织,用手轻压病斑则病斑处表皮破裂使果肉暴露,发病后期病果软腐,病果上产生灰色霉层,菌丝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梗和孢子,甚至在果实上产生少量的菌核,最后果实完全丧失商品价值。 根霉病该病的病原为藻菌纲,毛霉目,毛霉科,根霉属[RhizopusnigricansEhrenb]在PDA培养基产生白色的气生菌丝,菌丝呈弓状弯曲,且很快在菌丝顶端产生黑色的实体。在于基质接触处产生假根,假根发达,分支多,褐色,孢囊梗直立不分枝。根霉在葡萄储藏期主要为害穗轴、果梗和果实,病原菌多从伤口入侵。发病初期病斑呈渍水状被害部位变软,但是很快长出白色长毛,受害果实易从果梗上脱落。如果将葡萄从冷库中取出,在受害部位产生粗菌丝体并形成许多褐色子实体,葡萄很快腐烂。 青霉病该病病原为丛梗孢目,丛梗孢科,青霉属,指状青霉组[P.digitatum.sace]在PDA培养寄上,菌落绒状;初为白色,后变为橄绿色,背面暗褐色,分生孢子梗较短,帚状分枝,大而不规则,分生孢子卵圆形至圆柱形。孢子呈粉末状,因此个别果实一旦发病,将很快感染其它果实。 果实感染青霉病菌后,在果实上形成褪色圆形或半圆形凹陷斑,逐渐变成暗黄绿色,最后变成橄绿色,果皮皱缩,果实软化,果肉变成透明浆状物。腐烂组织有一股发霉味道。 2.2贮藏期病害危害情况 对冷库贮藏的红、黑地球葡萄在入库前调查,无明显发病症状,发病率为0;贮藏30天调查灰霉病发病率为7.32%、根霉病发病率为2.57%、青霉病发率为0.03%;贮藏期70天后调查,灰霉病发病率为16.51%、根霉病发病率为11.62%、青霉病发病率为0.56%;贮后120天,灰霉病发病率为31.48%,根霉病发病率为17.82%、青霉病发病率为1.02%。
2.3病菌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灰葡萄孢的菌丝在3℃~30℃范围能正常生长,最适的生长温度为15℃~25℃,0℃时在人工接种培养基,接种16天后菌落直径仅为0.12cm,菌丝生长缓慢,图为3℃~30℃时,4天灰葡萄孢菌丝的生长量。 根霉属菌丝在5℃~30℃范围内能正常生长,最适的生长温度为15℃~30℃,0℃~3℃菌丝生长缓慢,0℃时人工接种培养基上28天后仅有少量菌丝生长,3℃时接种后6天菌落直径仅为0.1cm,图为3℃~30℃时2天根霉菌丝生长量。 青霉病在3℃~30℃均能生长,最适的生长温度温15℃~25℃,0℃~3℃范围青霉病菌丝生长得非常缓慢,0℃时人工接种培养基上32天后仅有少量菌丝生长,3℃时接种后第8天菌落直径仅为0.11cm,图为3℃~30℃时4天青霉病菌落生长量。 2.4病菌生长与pH值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葡萄贮藏期灰霉病菌在pH5~10均能生长,最适的PH为5~7,pH9~10菌丝生长速度随PH增大生长速度减慢,碱性对灰霉病菌有抑制作用。根霉病菌在pH5~10范围均能生长,碱性对根霉生长影响不显著。 3、小结与讨论 葡萄贮藏期病害发生严重,症状复杂,是由几种真菌复合侵染所致。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灰霉病,其次是根霉病,青霉病危害最轻。随着葡萄贮藏期的延长,病害的发生呈不断上升趋势。病害的严重发生制约着储藏业的发展。 红、黑提葡萄为晚熟品种,一般采收较晚果实上潜伏了大量的病菌,浆果含糖量高。虽然葡萄储藏期温度较低,但是储藏期浆果pH值处于酸性条件下,葡萄储藏期微环境空气湿度较大,为各种病害发生蔓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关于葡萄种植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3 01:52 , Processed in 0.81868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