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设施化栽培的空间比较密闭,很多栽培者在厢面上覆盖各种有机物,如木屑、树枝、藤蔓、稻草等,吸水后含水量高。天麻培养过程中,在厢面经常会有大面积的黏菌发生。开始为黏滑的黄色、鲜黄色液体,黄色液体状态不断扩展、面积增大,表面逐渐变干、收缩,颜色变白,干后成为近白色的粉状,最后变为黑色粉状、灰状。先是点状发生,2~3天后形成一大片,严重者可能会布满整个的天麻栽培床面。 常见的物种:煤绒菌 Fuligo septica ( L .) F . H . Wigg .、 Prim . fl . holsat .( Kiliae ):112(1780) var . septica 、 Fuligo septica var . flava ( Pers .) Morgan 、 Fuligo rufa Pers 、 Fuligo candida Pers .等。 黏菌形态特征:子实体小。复囊体成堆垫状,宽1.5~3.0cm或更大,厚1~3cm;颜色多样,有白、赭、绿、粉红、暗红褐、黄紫等色。皮层有石灰质,较厚而脆,易分离。孢丝无色,纤细,与淡黄色的石灰团相连接,孢子堆灰黑色。 黏菌生态习性:黏菌在有机物丰富、潮湿环境、阴暗环境最容易发生。春季至秋季生于腐木、植物体、树叶、青苔、土壤、沙石、垃圾上。由孢子、原生质体(即变形体)通过空气、水、土壤、昆虫、覆盖材料、变形体自身的快速运动等进行传播。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黏菌生长条件:适宜黏菌生长的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为95%~100%, pH 5.5~6.5。设施化栽培天麻的大棚内高温、高湿、通气不良,床面有水珠或薄的水层,这些特别适宜黏菌的爆发性生长。 黏菌对天麻的危害:黏菌为原生动物,黏菌细胞为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团,形状不固定,呈黏液状,可以在任何固体、液体表面爬动,生长迅速。可以吞噬细菌、真菌菌丝、真菌孢子等,危及蜜环菌菌索和菌丝的生长,大量繁殖也会导致天麻块茎的腐烂,形成孢子以后会长期在栽培场地停留、休眠,遇到夏天、秋天高温高湿的条件以后又会大面积发生。 天麻防治黏菌方法:发现少量地点出现后,立即用干石灰粉盖住,通风,保持干燥。把厢面上覆盖的有机物去掉,转移到栽培场地外烧掉。或用0.1%~0.2%的洗衣粉、0.2%~0.3%食盐溶液轻喷2~3次,每次喷洒后迅速吹干,即可杀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