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病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属子囊菌亚门瓜类单丝壳白粉菌,又称白毛病、白霉病,具有分布广、潜伏期短、流行性强、传播快的特点,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病害之一。黄瓜白粉病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叶柄和茎,很少为害果实。发病初期叶片正背面出现白色近圆形的霉斑,后期病斑面积不断扩大,常常连成一片,边缘界限不明显。发病严重时,整个叶面褪绿,布满白粉,主要阻碍叶片的光合作用,对黄瓜后期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引起黄瓜减产和品质下降。一般发病年份减产在10%左右,流行年份减产在20%~40%。近年来,白粉病有加重趋势,在感病品种上其为害程度甚至超过霜霉病,是制约黄瓜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除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田间管理外,化学药剂仍是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市场上主要使用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虽然三唑类杀菌剂对白粉病防效较好,但可能对植株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植株较为安全,但由于其作用位点相对单一,病原菌极易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防治效果下降。但黄瓜白粉病病菌已对苯并咪唑类、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有机磷类、羟基嘧啶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苯氧基喹啉类6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寻找新型农药或使用生物农药成为新的防治策略导向。文中选用7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常用农药,包括3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单剂制剂、2种三唑类杀菌剂单剂制剂、1种复配制剂和1种生物制剂,评价各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为植保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绍兴绿岛蔬菜基地进行,采用大棚设施栽培。试验对象为黄瓜白粉病,供试黄瓜品种为津优35。供试药剂及试验设计见表1,分级标准见表2。
表 1 供试药剂信息及试验设计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16:52 , Processed in 0.78724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