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花是对番杏科生石花属所有种的统称,这一类虽然大约只有37种左右,但是具体到各变种,已经有400种之多了。这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和我们印象里的植物的形象,差距十万八千里。几乎和鹅卵石没有太多的区别,完全看不出生命的特征。 这些植物原产南非极干旱地区,那些地区一年也下不了5厘米的雨量。为适应这种极度干旱的环境,整个植株完全看不到茎,却有非常发达的根系,地面部分只有一对高度肉质化的叶片,用来储存水分。而整个植株就如同石头一样躲在石群中,既避免水分的散发,又不至于丧生动物之口,从而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得以种族的延续。 生石花在它们的生命中,有一种极其独特的生理现象——“蜕皮”。当然“蜕皮”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的更替:老的肉质叶片逐渐干瘪,新的一对肉质叶片慢慢长大,最终老叶如同一张干枯的皮一样裂开,新的肉质叶暴露在阳光下,重新开始新的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生命有可能会发生裂变,即变成一对肉质叶片,我们称其为分成“双头”。等到了当年的秋天,花苞会从一对肉质叶片的裂缝中钻出来,实现生命中最重要的环节——有性繁殖。 为对抗炎热的夏季,生石花会出现夏休眠的情况,即类似冬眠,减少对水分的需求。而这时候,理论上说,正好老的肉质叶片完全干瘪,完成新老交接。这在原产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这些植物来到中国,由于环境变得湿润,水分充足,经常会发生导致老叶不能顺利干瘪,我们在种植中,常常发现有老叶和新叶共生的情况。这样到了夏天,特别是江南地区,湿热同步的气候,使无法完成顺利蜕皮的生石花老叶,极容易发生腐烂,最终使植株变成一滩水而死亡。 在我看来,生石花的“蜕皮”现象,可称为植物中最经典新陈代谢。 众所周知,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没有新陈代谢,就没有生命;生命要延续,就必然有新陈代谢。所以,新老更替是一种客观规律,要违反这个规律,必然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个规律,不仅仅在生命界如此,即使是企业发展直至社会发展,甚至是股市楼市的涨跌,都一样在起作用。 所以,我们必须面对客观规律,老的一代固然为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到了发展的周期,“离开”就成为成就事物继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因为只有这样,新的一代才可以实现重新起到发展延续的作用。同样,涨多了必然要跌,而今天的跌,恰恰为了今后更好的涨。因此耕种帮建议我们有什么理由守着自己的旧世界不放呢?我们又何必惧怕跌呢? 看到生石花的老皮渐渐干枯固然有些伤感,但是新生的生命那种充满生机的艳丽,不是意味着生命的未来更加辉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