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生产相同数量的干物质,大豆所消耗的水大约比禾谷类粮食作物高30%左右。每合成1克干物质,大豆需要消耗水600~1000克。 在大豆生育期间,如果降水量能达到400~500毫米,并且分布均匀,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最有利大豆的生长发育。 大豆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水分吸收量是不同的。种子萌发阶段,要求土壤有较多水分,以满足大豆种子吸胀、发芽对水分的要求;幼苗期,根系迅速下扎,地上部生长缓慢,此时,土壤水分过多会阻碍根系下扎,影响植株以后的吸收功能和抗旱性。因此,此期应适当控制土壤水分;开花、结荚期是大豆水分需要最多时期,此期缺水就会造成花荚脱落,秕粒秕荚。但是,开花期阴雨连绵,水分过多,就会造成徒长倒伏花荚脱落。鼓粒期应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叶片活力,延长鼓粒期,促进油分和蛋白质的积累,改善品质。 由于大豆本身生理特性的需要及其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各生育期的耗水量是不同的。据吉林省农科院试验,各生育时期耗水量与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百分数是:出苗~分枝期(共23天)为17%,分枝~开花期(共11天)为8.11%,开花~结荚期间(共32天)为25.7%,结荚~鼓粒期(共21天)为24.1%,鼓粒一成熟期(共32天)为25.1%。 各生育时期日耗水量是:出苗~分枝期日耗水量最小为2.7毫米,其次是分枝~开花时为3.8毫米,日耗水量最多是在开花~结荚期和结荚~鼓粒期,分别为5.7毫米~5.9毫米,鼓粒~成熟期也较多为5毫米。 如吉林省大豆主产区的降水量虽然大部分集中在大豆植株生育中、后期的7月、8月、9月三个月份,但常常分布不均,有的年份不能充分满足大豆对水分的需要,在干旱年份或雨水分布不均的干旱时期,及时灌水对大豆增产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西部干旱地区,降雨少,只有进行灌溉,才能显著提高大豆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