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灯蛾的幼虫称毛毛虫、叶毛虫,是危害大豆的一种主要苗期害虫。同时,这种害虫还可危害玉米、谷子、向日葵、蔬菜、杂草和果树等。 1、形态特征。黄腹灯蛾的成虫体为白色,前翅散生许多黑色斑点,腹部和背部均为黄色,每节中央有一黑斑,两侧各有两黑斑,足上有黑色条纹,股节为黄色;卵为半球形,初产时为乳白色,后变成灰黄色;幼虫背面和腹面均为土黄色,背面有灰色或灰褐色纵带,密生棕黄色至黑褐色长毛,腹足土黄色;蛹为深棕色较粗短,茧土黄色裹有较多的幼虫脱落的体毛。 2、生活习性。黄腹灯蛾在各地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茧中越冬,翌年6月初羽化为成虫。成虫昼伏夜出,白天躲在作物或草丛中,夜间出来活动,有趋光性。成虫羽化3-4天开始交配后,将卵产于作物上、中部叶片的背面,约经5-6天开始孵化为幼虫。初孵化的幼虫为群体危害,稍长大后即可分散危害。第一代幼虫发生于6月中、下旬,有假死性,善于爬行,3-4龄的幼虫每分钟可爬行5-7米,6-7龄的幼虫每分钟可爬行10-14米。这种害虫受惊运后立即钻进土缝里或草棵底下躲藏起来。 3、危害症状。黄腹灯蛾以幼虫危害作物的叶片,昼夜均可出来取食,仅在中午炎热时停食1-2小时,而以夜间、早晨和傍晚取食为最甚。一般在幼虫刚孵化后约经40-50分钟就开始啃食叶肉,5龄以后幼虫食量猛增,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使叶面呈现枯黄斑痕,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甚至连幼茎全被吃掉,然后则转移到附近的大豆田里继续进行危害,一头幼虫在一生中可吃掉大豆叶28-37片,发生严重时可造成毁种。 4、防治方法。对黄腹灯蛾的防治主要应注意三点,一是要在幼虫的幼龄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因虫龄过大时防治效果不佳。二是要在早晨和傍晚幼虫活动猖狂时喷洒农药。三是要搞好联防,因这种害虫爬行非常快,发生危害时各户要同时喷洒农药,才能防止转移和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4.1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针对黄腹灯蛾成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可安装黑光灯进行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的产卵量。 4.2进行秋深翻。消毁黄腹灯蛾越冬的老窝,减少虫源。 4.3及时清除被危害田的四周杂草,或挖沟阻移。当发现有幼虫往大豆田里迁移时,可在大豆田的周围挖沟,沟内撒些农药即可杀死黄腹灯蛾。 4.4农药防治。喷洒2.50%敌百虫粉或5%西维因粉,也可喷撒甲基1605粉,每亩用药1.50-2千克;还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幼虫龄期大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亩用药液25-30千克。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6 15:34 , Processed in 0.91668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