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树脂病,俗称“烂脚病”。此病主要为害枝干,也为害叶片和果实。桔树被害后枝叶凋萎,严重时整株枯死。本文详细总结了柑桔树脂病的症状、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 1、症状 枝干受害后,表现为流胶和干枯两种类型。流胶型最初病部呈现灰褐色水渍状,组织变松软,皮层上有细小的裂缝,随即流出褐色胶液,边缘皮层干枯坏死翘起,有的病斑周缘逐渐产生愈合组织,死皮开始脱落,木质部裸露。干枯型病部无显著流胶现象,皮层变红褐色,干枯略下陷微有裂缝,但皮层不很快脱落,病、健部交界处有一条明显隆起的界限。两种症状病菌都能透过皮层侵染木质部,使木质部变成浅灰褐色,并在病、健交界处形成一条黄褐色或黑褐色的菌带。病斑表面或表皮下密生黑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受害叶片、枝干及青果,表面散生许多黄褐色或黑褐色小粒,密集成片,手摸感到粗糙,凹凸不平,常与锈壁虱为害的症状相似,故又称砂皮病,但砂皮病粒硬而突起,而锈壁虱为害后不突起。果实受害常发生在成熟果实上,以贮藏期较多。首先从果蒂产生小渍状圆形褐色病斑,随后病斑扩大,向脐部发展,边缘呈波纹状,果心腐烂比果皮快,当果皮1/3~1/2 腐烂时,果心已全部腐烂,故又叫“穿心烂”。若在田间发生,其症状与叶片的症状相似。 2、发病特点 本病病原菌为一种子囊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病部小褐点)在枝干病部越冬,次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及昆虫传播,由伤口侵入。本病发生与气温、降水和空气湿度均有密切关系,月平均气温在18~25℃时最有利于病菌的活动,因此耕种帮建议5~6 月及9~10 月为发病盛期。常因寒潮及早霜使枝干冻伤,而容易诱发此病。如遇降雨则流胶发生更重。不良的栽培管理,如肥料供应不足,施肥不及时或配合不当,土壤保水、排水性能差,天牛、吉丁虫等虫害严重,冬季重剪等,均可导致树势衰弱,从而诱发此病。 3、综合防治 3.1 栽培管理方面 柑桔是喜温作物,防寒防冻是柑桔冬季管理的关键环节,预防措施有:①主干刷白。入冬前,刮去果树枝干枯皮,剔除霉层,给主干、主枝刷一层涂白剂,即可杀灭该病病菌及多种越冬害虫,同时增强树体反射能力,使昼夜温差变化比较稳定,避免“日烧夜冻”。冬季涂白剂一般可按硫磺粉1kg,生石灰5kg,水30kg,食盐0.2kg 的比例配制而成。夏季涂白剂制作方法:水50kg 加入生石灰30kg、植物油0.2kg、食盐0.6kg、敌敌畏乳油0.25kg 和硫磺0.5kg,充分混合搅成糊状即成。5月上中旬涂可兼治吉丁虫、天牛等产卵。②包扎枝干及覆盖。大冻前,用稻草缠绕所有桔树的主干和主枝。捆草时可将稻草顶部用绳捆紧,以防树干结冰,反遭冻害。桔园可在桔树行间覆盖作物秸秆、树叶,既能提高地温,又能保墒。对小桔树每隔1m左右插一个弧形支架,盖上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实、压严,翌春气温回升后,先揭薄膜两端“放风”,待幼树适应外界环境后,揭开全部薄膜。③春季发病前,彻底剪除病枝、病叶和病死树,并喷洒0.8~1 Be°石灰硫磺合剂或晶体石硫合剂80~120 倍液,控制病菌扩散为害,并且冬季禁止重剪。 3.2 刮治病部或直接涂药 对已发病的树,可在春季用利刀彻底挖除病斑组织,周围超出病斑1cm 左右,并纵横划数条裂口至木质部。用75%酒精消毒伤口,然后连续涂药2 次,间隔7 天。对树脂病疗效较好的药剂主要有下列六种: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l00 倍液;②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 倍液;③100 倍抗菌剂402 液;④牛粪黄泥浆⑤1:4 食用碱水;⑥水柏油(制作方法:1 份沥青、2 份柴油或煤油,用火加热,待沥青溶解于油中搅匀即成)。水柏油色黑,涂于枝干后在高温干燥的夏季易诱发日灼,故高温来临前可用涂白剂将其涂白。 3.3 喷药保护 为预防叶片和果实的发病,也可结合疮痂病和黄斑病的防治,喷0.5%~0.8%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 倍液、80%大生液或75%猛杀生600~800 倍液。任选一种,交替使用。 3.4 防止果实贮藏期腐烂 果实适当早收,并剔除病、伤果实,然后包装入箱贮藏。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16:14 , Processed in 5.77046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