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直播相比,地膜覆盖直播增加了一项覆膜技术。根据播种与盖膜先后的不同,播种方式可分为两种,即先盖膜后播种和先播种后盖膜。 一、先播种后盖膜 棉花播种后顺播种行进行人工或机械铺膜,出苗后,按株距在膜上开孔放苗。这种方式优点是便于机播,遇雨土壤不易板结;缺点是不利于播前保墒防旱,出苗后破膜放苗费工多,破膜后地膜内外温差大,易形成僵苗。如破膜不及时,有时会出现高温烧苗现象。
二、先盖膜后播种 整好地后,趁墒或雨后即铺膜保墒。待到适宜播期时播种,或在适播期内补墒铺膜后播种。方法是:按预定行株距,用直经3.3cm左右的圆锥形木棍破膜打洞播种,播后用细土或灰肥盖严洞口。也可在打洞补口墙后播种。这种方式可提前盖膜保墒、增温,适期播种,省去破膜放苗用工,农活分散。出苗后,温差小,棉苗安全,素质好,而且,棉苗生育进程与先播种后盖膜的差异不大,产量略有增加。缺点是:出苗前保温性能不如先播后盖,日降水20cm以上时,洞口易板结。 三、覆盖方式 根据地膜在棉田覆盖的位置,覆盖方式可分为行间覆盖和根区覆盖。 1、行间覆盖: 地膜顺播种行覆盖在棉行中间,称为行间覆盖。根据种植制度的不同,又有不同方式。一是隔行行间覆盖:地膜先盖在播种行上,一幅地膜盖两行。待出苗后,选晴天将地膜移到棉行间覆盖,使棉田隔一个行间盖一个行间。二是单行行间覆盖:一幅地膜覆盖在一个播种行上,待出苗后移到行间,使每个行间都覆盖地膜。上述两种行间覆盖,不需破膜放苗。 行间覆盖的优点是棉株根部地温相对较低,棉苗生长稳健,出苗时可不必打孔放苗。播种前不需起垄,利于保墒,降水集中流入根区,因此,比较抗旱。同时,便于揭膜和废膜回收。如棉行间套种其他作物,可达到一膜多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缺点是多雨地区易造成水分过多,棉苗染病致死。盐碱棉田不能采用此法,以免根区聚盐死苗。 2、根区覆盖: 地膜顺行覆盖在播种行上,保护棉株根区。根据不同种植制度及行株距配置,又可分为双行根区覆盖和单行根区覆盖。 单行根区覆盖:每一行棉花覆盖一幅地膜,优点是可以降低覆盖度至45%以下,仍具有促苗早发作用,经济效益比较好,可以减少膜中心的旱区。缺点是用工多,塑膜利用率相对较低。 双行根区覆盖:一般采用宽窄行,用一幅地膜盖两行棉花及窄行行间。其优点是盖膜省工,根区增温保墒效果好。缺点是膜中心有时会出现旱区,影响根系生长。 四、覆盖方法 地膜覆盖方法有人工覆盖和机械覆盖两种。一般大型农场以机械铺膜为主。 1、人工覆盖:具体操作方法为5人一组,1人展膜,2人开沟,2人封土压膜。在播种行外10cm左右处开5~6cm深的小沟,将膜边埋入土中,用土压实。要铺得直,地膜紧贴地面。盖膜要及时,以防蒸发跑墒。为了防止大风掀膜,每隔3~5m在膜上加一横土带。膜面若有小孔,用土封严。人工盖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不适宜大面积推广需要,应大力推广机械覆膜。 2、机械覆盖: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覆盖效率。由于各地栽培制度、种植方式等十分复杂,覆盖机械型号较难统一。我国自制的覆膜机械根据作业特点,大致可分为单一铺膜型、土壤加工铺膜型、播种铺膜联合作业型3大类。同类型铺膜机,在结构上各具特色;同一功能的工作部件,在材质、结构尺寸上也互不相同。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不同种植方式进行地膜覆盖时,要选择适宜本地农艺要求的机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覆盖质量:无论人工覆盖还是机械覆盖,都必须注意提高覆盖质量。覆盖及时,质量高,增温保墒效果好,容易获得一播全苗,出苗整齐。尤其是采用先播种后盖膜的田必须及;则跑严重,影响出苗。据江苏省射阳县资料,播后及时覆膜,10天后出苗率达86.2%;播后3天盖膜的,出苗率降到71.3%,全苗期延长4天。盖膜宽度要与行距配套,根区覆盖的,播种行与膜边的距离约为10cm,不可太近。如果播种行与膜边的距离不一致,就会形成增温不匀、出苗不齐的现象。地膜要紧贴地面,松紧适中。过紧易破裂,过松会因风而上下扇动,容易磨破或揭开地膜。塑膜要铺平,不要有皱褶,以提高地膜的透光率和利用率。膜边缘的入土角度,要尽量接近垂直于地面,压土要紧实,膜边压实后,每隔5m左右在膜上压一堆土,防止大风揭膜。
五、棉花播种深度 地膜覆盖后,5cm播种层地温较高,土壤水分比较充裕,有利于棉籽发芽出苗。江苏省各地认为播种深度以2~3cm为宜。江苏黄海农场播种深度试验:播深2~3cm,出苗整齐,播种过浅(0~1cm)出苗时间长,带壳苗高达10.5%~20.2%;如播种过深(5cm左右)出苗率低,病苗多。地膜覆盖直播种深度可以比露地直播浅0.5~1.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