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由镰刀菌引起的赤霉病(Fusariumheadblightorscab)是危害小麦(Triticumaestivum)、大麦(Hordeumvulgare)、燕麦(AvenasativaL.)和黑麦(SecalecerealeL.)等多种禾谷类作物的一种重要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温暖潮湿地区。在我国,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流域、黑龙江春麦区以及华南冬麦区,华北地区为偶发区。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改变,使得我国赤霉病呈现发生区域不断扩大,发生程度逐渐加重的趋势,并且在北方地区已经上升为小麦上的主要病害。 1症状 小麦各生育阶段均能受害,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在田间以穗腐最为常见。其次为秆腐,苗腐发生不普遍。穗腐发生时通常在乳熟期于小穗颖片基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病情扩展可达整个小穗或多个小穗。小麦病小穗或病穗呈枯黄色,潮湿天气在颖片合缝处或小穗基部长出粉红色粘胶状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若穗轴或穗颈受侵染可造成白穗。 在病害发生后期,若遇潮湿天气,长粉红色霉层的地方会长出黑色小颗粒,即病菌子囊壳。种子萌发至幼苗期若病菌侵染幼芽鞘、根鞘或根,可引起褐色腐烂,使种子不出苗或出土后死亡,即苗枯,病部也可长出粉红色霉层。茎基部受害后变褐色,后期变软腐烂,造成整株死亡,即茎基腐。拔起病株时,易在茎基腐烂处撕断,不能连根拔起。当麦穗受害轻时,一般不表现症状,或只局部一个或数个小穗发病。 2发生规律 小麦赤霉病属于偶发性的气候型病害,赤霉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菌量、作物生育期和品种的抗病性等因素有关,其相互配合的程度对病害的流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小麦抽穗扬花期间的天气情况。小麦抽穗扬花期间若遇连续阴雨,气温保持在15℃以上,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土表相对湿度达85%以上时,子囊壳产生快,菌量多;小麦抽穗前,病残体内的子囊壳发生率上升到10%~20%以上时,就达到流行发生菌量水平,赤霉病将大发生。 因为病菌侵入穗部是以花药为媒介,小麦齐穗后易感病且以开花期的感病率最高。小麦品种由于开花期有前有后,因而形成的感病程度不同。品种间的感病性决定了扬花阶段的气候条件、播种期的早晚等因素。一般早播的麦田,花期早,常能躲过病菌侵染流行阶段,减轻发病程度;而迟播的麦田,花期相应推迟,抽穗阶段经常遇到病害流行季节,受害时间长,病害程度加重。此外,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麦田,由于田间湿度过大,也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施用氮肥过多、肥效迟,致使小麦徒长,降低了植株的抗病力,并使抽穗成熟期推迟,发病加重。而春季防治期由于连续阴雨,不同小麦品种花期不一,给赤霉病菌的侵染提供更多机会,且农民防治病害的积极性不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3对人、畜健康及安全的危害 赤霉病不仅会造成严重减产,更会恶化籽粒品质,降低种用价值,赤霉病危害小麦后,可产生多种真菌毒素,其中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性最强,食用后会引起眩晕、发烧、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会出血,影响免疫能力和降低生育能力等,直接对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耕种帮建议国际上发达国家对赤霉病检疫的标准非常严格,一旦检出毒素DON,即不能食用,DON食量超过2mg/kg便不能作饲料。我国国家标准中粒最大允许含量为4.0%,粒超过4.0%的,是否收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鉴定病粒可能超标,应采取水选、去皮、汰除、风扬、稀释等一切可行的手段清洗剔除赤霉病病粒,做好病麦处理及脱毒,充分晒干,分级入库,根据情况再作粮食、饲料或工业原料,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人畜安全。 4防治方法 4.1深耕灭茬,消灭菌源 小麦播前要深耕细耙,把前作留在土表的残体翻埋土下,对未掩埋的残茬秸秆,应清除烧埋或沤肥。 4.2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赤霉病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各地已培育出许多较抗赤霉病的良种,可因地制宜选用。如济麦22、鲁麦14号、烟农15等。 4.3进行种子处理 在小麦播种前,可结合防治其他病害进行种子处理。对带病的种子,可选用25%食盐水或40%胶泥水漂选,然后再用1%石灰水浸种。 4.4药剂防治 抓住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小麦开花至灌浆阶段。在开花至灌浆阶段力争在无雨天施药,喷药次数多少可根据品种、天气情况和病情轻重而定,应采取2次喷药预防,第1次喷药应略早于病菌孢子大量飞散、病害就要盛发时期,一般当小麦扬花株率达到10%以上,当时气温高于15℃,气象预报连续3d有雨或有大雾,就要喷药预防,喷到植株上的药液干后遇雨,一般不需补喷。必须抢在雨前或雨停间隙露水干后抢时喷药。喷药后遇雨可隔5~7d再喷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防治最有效的药剂是多菌灵,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kg/hm2或40%多菌灵胶悬剂1.5kg/h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