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幼苗生长特点 1、地上部分的生长:稻种发芽出苗时,最初是包被在幼芽外面的芽鞘伸出地面,成为鞘叶。这片叶呈简状,不具叶片,也没有叶绿素。芽鞘伸长到一定程度,其顶端歪向一侧,出现1个裂口,从中抽出1片叶来,具有叶绿素,叶片很小,肉眼看不到,只见叶鞘,所以一般叫它不完全叶。当不完全叶伸长到1cm左右,秧田里呈现一片绿色,便称为"出苗"或叫"放青"、"现青"。出苗后2~3天,从不完全叶内抽出第一片完全叶,具有叶鞘和叶片。秧苗的叶龄,一般便是按照完全叶的数目计算的。在第一片完全叶尚未展开时,秧苗呈针状,称为"立针"。这片叶很短小,展开时俗称"猫耳朵"。再经2~3天,长出第2片完全叶,到第3片完全叶全展开时,称为"三叶期"。这时种子胚乳中养分已耗尽,幼苗进入独立生活,故亦称"离乳期"。 2、地下部分的生长:稻种发芽时,最先由胚根向下延伸长成种子根,像钉子一样垂直扎入土中,种子发芽出苗时,主要靠它吸收水分和养料。接着在胚轴的芽鞘节上开始发根。芽鞘节根一般有5条。最先由种子根两旁伸出的两条较粗,经1~2天在对称位置上出现两条较细的根,随后与种子同一方向长出的一条最细。芽鞘节根像鸡爪一样抓住土壤,秧苗生长初期立苗主要靠这种根。这种根在第1叶生长时开始长出,到一叶一心期大部形成,所以这一阶段秧田管理中秧畦不宜上水,以利扎根立苗,防止倒苗烂秧。从三叶期开始,随着叶片的伸出,依次不完全叶节及完全叶节上长出根来,统称为"节根"。这种根的数目因品种不同而有较大变化,故又称"不定根"。不定根比较粗壮,具有通气组织,所以秧田管理在三叶期前秧畦要保持通气,到三叶期以后就经常可以保持水层。保持水层是指水稻实践中,旱育苗不需建立水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