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和大家讲讲大棚番茄里的主要病害以及这些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只有从源头上防治好病害,大棚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才会提升。 今天来和大家讲讲大棚番茄里的主要病害以及这些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只有从源头上防治好病害,大棚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才会提升。 1 番茄早疫病 1.1 发病症状 早疫病在番茄整个生长期都可以发生。病菌主要侵害叶片、茎、果实等部位,以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发病。从下部叶片开始显症,逐渐向上扩展。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后扩大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有深褐色的同心轮纹。茎叶分杈处发病,病斑为圆形或菱形,稍凹陷,也有深褐色的同心轮纹,植株易从病处折断。果实被害,先从果蒂处开始,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凹陷,像黑色的膏药块状,潮湿环境下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 1.2 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发病,当温度在25℃以上、湿度达到70%以上,病害发生严重。土壤肥力较差、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重。 1.3 绿色防治技术 1.3.1 轮作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可减轻发病。 1.3.2 科学管理选用无病壮苗定植,定植前喷药预防,带药进棚。采用膜下滴灌或管灌,降低棚内湿度;合理施氮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及时清理植株下面的老叶、病叶,促进田间通风透光。 1.3.3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5%甲硫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7~8d喷一次,连喷2~3次。 2 番茄晚疫病 2.1 发病症状 晚疫病主要为害番茄的叶片和果实,也可侵染茎部。叶片发病,多从叶尖、叶缘开始,病斑初期呈暗绿色水浸状,后转为褐色,潮湿时叶背病健交界处长出白色霉层。茎秆上病斑为黑褐色,稍凹陷,边缘不清晰,潮湿时长少量白霉。青果易被害,近果柄处形成油浸状暗绿色病斑,渐变为暗褐色或棕褐色,边缘形成云纹状,病斑表面变硬,潮湿时也可长出少量白霉。 2.2 发病条件 棚内相对湿度在90%以上、温度15~25℃时最适宜发病。大棚番茄密植,通风通光不良,尤其遇到7d左右的阴雨天气,晚疫病易流行。连年种植番茄不换茬的大棚易发病。 2.3 绿色防治技术 2.3.1 健身栽培定植时,挑选无病壮苗,定植前,对苗子集中喷一次药进行保护;种植密度适宜,及时整枝打杈,去掉底部老叶,注意通风排湿;发现病叶、病果、病株,立即清除。 2.3.2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7~8d喷一次,连喷2~3次。 3 番茄叶霉病 3.1 发病症状 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可为害茎、花、果实。叶被害后,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斑点,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白色霉层,后变为淡褐色或深褐色。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并呈黄褐色干枯。果实受害,常在蒂部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病斑,以后逐渐硬化、凹陷,失去食用价值。 3.2 发病条件 当大棚内相对湿度高于90%以上,或遇到连阴天湿度大时,就容易发病,但晴天光照充足,棚温在30℃以上,可抑制病害的发生蔓延。 3.3 绿色防治技术 3.3.1 搞好健身栽培合理轮作,及时通风;采用膜下滴灌,降低棚内湿度;科学施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3.3.2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30%苯甲·丙环唑乳油4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等,以上药液交替使用,7~10d喷一次,连喷2~3次。 4 番茄灰霉病 4.1 发病症状 灰霉病主要为害果实,从幼果到大果都可受害。接近果柄处的果面先出现淡黄色的水浸状病斑,边缘不清晰,没有固定的形状,以果柄为中心向果面辐射发展,病斑呈软腐状,后期软腐表面呈一片灰色霉层。叶片受害,初期叶尖呈“V”字形病斑,由灰白色逐渐变成褐色干枯,隐约可见轮纹,后期病斑出现灰色霉层。叶柄和茎有时也受害。 4.2 发病条件 低温、高湿或栽培密度过大、通风差、连阴雨天气,发病重。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是16~23℃,在25℃以上,不利于病害的蔓延。相对湿度持续在90%以上,病害极易发生流行,发病严重时,造成茎叶枯死和大量烂花、烂果,直接影响番茄产量。 4.3 绿色防治技术 4.3.1 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长势旺盛,防止早衰及各种因素引起的伤口;棚内要通风透光,保证棚内温度不要太低;采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降低棚内湿度;收获后,彻底清园,晒土壤,减少病菌来源。 4.3.2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等喷雾,7~10d喷一次,连喷3~4次,上述药剂轮换使用。 4.3.3 强化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建设以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为主体,以乡镇检测站为基础,以主产区、无公害基地、大中型龙头企业、批发市场质量检测站(点)为补充的覆盖全县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加快检测手段现代化,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力争到2020年,建成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1个,乡镇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44个、村级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35个,企业快速检测室20个。常态化开展定性、定量监测,县级监测不少于600个/月,乡镇不少于60个/月。监测种类涵盖果树、蔬菜、菌类、肉、蛋、奶及粮油产品,范围覆盖全部乡镇、重点村社、主要种植养殖基地。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08:53 , Processed in 0.95737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