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田亦称晒田、烤田,是稻田水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搁田的原因有四: 1、为使土壤脱水干缩而产生裂缝,增加土壤的渗漏性,提高土壤中的空气含量,减少还原性的有毒物质,增强好气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物的矿化,从而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 2、为促进根系向纵、横两个方面的生长,扩大根系活动范围,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吸肥吸水的性能。 3、控制无效分蘖,抑制土壤中养分的供应,巩固有效分孽生长,增加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控制群体的发展,为水稻后期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4、降低田间湿度,推迟稻田封行期,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有利稻株稳生长,增强抗倒、抗病虫的能力。 搁田要求达到的指标是:通过搁田要使得水稻无效分羹生长显著减缓;植株形态表现叶色褪淡(落黄),叶片挺立;土壤达到沉实,田面露白根,复水后,入田不陷脚。 搁田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搁田不宜过重,应采取分次轻搁的方法。即每次烤田时间为0.5个叶龄期,约4~5天。搁田后,当0~5cm土层的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的80%时再复水。总之,搁田叶龄多,要分多次轻搁;搁田叶龄少,要少搁田,轻搁。搁田程度要看稻田土质、地势而定。砂性土、黄泥土和地势高燥的稻田要轻搁,而粘土、地势低洼的稻田可重搁。搁田时,可在田块四周开排水沟,中间开丰产沟。 倒3叶至抽穗期的灌排非技术是间歇灌溉,即田间上一次水,待2~3天后自然落干,不立即上第二次水,让土壤露田通气2~3天后再上水。这种间歇灌溉法,既满足了水稻正常代谢的需要又能更新土壤环境,满足根系正常生长的要求,使根系充分发挥吸水、吸肥能力。但在剑叶露尖后,正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需水需肥量更大,故此时应建立水层,保持到抽穗前2~3天,再脱水轻搁,促使破口期再出现一次"落黄",以增加稻体的淀粉积累促使抽穗整齐。 抽穗至成熟期灌水技术是:抽穗后,一般宜用浅水灌溉,除了直接满足生理需水外,主要是调节土壤温度,提高空气湿度。此时如果水分亏缺,就会削弱光合作用,降低植株内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因此,这一时期千万不可断水,即使碰到稻叶疯长、倒伏等特殊情况,需排除水层外,土壤水分亦必须维持高度湿润水平。 水稻进入黄熟期,即开始采用湿润灌溉法,对盐碱土、岗岭砂土梯田,必须保持水层到收获前一星期再排水落干。对水稻根系浅的品种如杂交籼稻等,高产经验,收获前3天断水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