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是水稻秧苗,培育健壮的秧苗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首要条件,其次还要做好移栽、田间管理等工作。 水稻种植技术我们可以从育秧技术、移栽技术、田间管理三个方面来谈,下面是具体的技术要点,欢迎查看。 1 育秧技术 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就是水稻秧苗, 培育健壮的秧苗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首要条件。 1.1 播种前的准备 1.1.1 要选择合适的育苗方式。 水稻的育秧方式有很多种, 一般两季田采用湿润秧田撒播覆膜育秧方式, 冬闲田采用旱育秧方式, 抛秧栽培采用软盘旱育秧的方式。 1.1.2 做秧床。 湿润秧田撒播覆膜育秧方式按照秧田和本田面积比例为1∶8~10, 旱育秧方式按照1∶60~100, 软盘育秧按照1∶120~130来确定秧田的面积, 然后进行整地、做床, 施营养土或摆放软盘。播种或者覆土以后, 每平方米的秧床用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0.75 g兑水1.5 kg进行喷洒, 对床土消毒, 可以防治水稻立枯病。 1.1.3 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的水稻品 种, 经过晒种、精选、消毒、浸种、催芽等处理以后进行播种。当地常种植的品种有花香7号、宜香优2168、川优6203、川香优3203等。 1.2 播种和秧田管理。 适宜的播种量是培育水稻壮秧的关键措施, 根据不同的育秧方式采用不同的播种量, 如普通的旱育秧播种量一般为100~150 g/m, 软盘育苗采用机插移栽, 播种量一般为100 g/m。播种以后将种子轻压入土, 使种子和床面持平, 然后盖上0.5~1 cm厚的营养土, 再喷洒优克稗乳油溶液封闭灭草, 之后起低拱架覆盖地膜保温。 出苗阶段床温以28℃~32℃为宜, 超过35℃的时候, 可以适当通小风;齐苗至1.5叶期, 床温以25℃~28℃为宜, 超过28℃, 可以加大通风量。3.5叶期以后, 床温20℃为宜, 夜间床温12℃以上, 可以昼夜进行通风, 水稻分蘖以后可以撤去薄膜。苗期要适当进行追肥和补灌透水, 如在2.5叶、3.5叶的时候追施硫酸铵等, 用量一般为35~40 g/m, 移栽以前追施“送嫁肥”磷酸二铵, 用量为15 g/m。缺水及时补灌, 每次的灌水深度为2 cm。 2 移栽技术 水稻适期移栽是实现高产的前提。冬闲田一般在4月下旬移栽, 两季田在5月上、中旬移栽, 一般不要晚于5月底。移栽的方式有小苗或者中苗带土铲栽、大苗移栽、小苗或中苗机插、抛秧等方式。生产中, 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水稻移栽质量的优劣和秧苗返青的快慢、分蘖的早晚有密切关系, 最终会影响其产量, 移栽的时候要注意移栽深度掌握在2 cm左右, 不能超过3 cm, 浅栽有利于及时返青, 提早分蘖;移栽的密度要符合要求, 不插斜秧, 不插漂秧, 秧苗随采随运随插, 不插“隔夜秧”。 3 田间管理 3.1 分蘖期的管理。 秧苗移栽以后要灌大水, 水深一般为苗高的一半, 返青后回落到3 cm左右, 然后采取浅、湿、干的灌溉方式。返青后要及时发现有无缺苗, 进行补栽。还要及时进行施肥, 促进分蘖, 一般每公顷施氮肥45~55 kg、钾肥45~65 kg、磷肥50~80 kg, 追肥的时候水要有3 cm的浅水层。分蘖期还要注意防治潜叶蝇、二化螟、稻蝗以及杂草等。 3.2 长穗期的管理。 水稻进入幼穗分化始期要施促花肥, 施氮肥40~45 kg/hm, 进入颖花分化末期要施保花肥, 氮肥用量为30~33 kg/hm。长穗期需水量较多, 要采用浅、湿灌溉的方式, 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80%~90%。此期还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苞虫、二化螟等病虫害。 3.3 结实期的管理。 在抽穗较早、叶色较浅的时候, 可以施些粒肥, 一般施氮肥9~12 kg/hm;乳熟期灌1次浅水自然落干, 停2~3 d再灌, 蜡熟期灌1次浅水自然落干, 停4~5 d再灌, 在收获的前7 d停水, 以便于收获;继续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苞虫等病虫害的侵袭。到了蜡熟末期, 籽粒饱满、变硬的时候就可以收获了。收获以后晾晒, 含水量低于13%以后入库贮存。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 要加强管理, 做好育秧、移栽、灌水、施肥、防治病虫害以及清除杂草等工作, 确保生产的每个环节科学、安全, 同时在生产中还要加强创新, 推广新技术, 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