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地播种是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环节,它是为小麦全程生产奠定物质基础,最终实现小麦丰产的最关键之处,包括以下8个方面。 一、精选品种精心选择适宜本地生产条件的品种是获得小麦丰产的先决条件。选择时应注意充分了解品种的特征特性,扬长避短,强调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目前适合我省冀中南麦区的小麦品种主要有冀5265、观35、石新733、石麦15、石新828、邯麦6172等。经试验研究及大面积生产示范,冀5265小麦的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性好,抗旱能力强,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强,高产、节水、省肥的特点突出,适宜我省冀中南地区种植。观35高产、稳产性好,抗旱节水,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性广,在黑龙港与冀中南山前平原区均表现突出。 这里提醒三点:第一点,一个品种的好坏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育种家们的不断努力,育成更好更新的品种,就会逐渐淘汰老的性状逐渐变劣的品种。因此耕种帮建议不管某个小麦品种在当地表现多么好,都要及时至少每3~5年更换一次新品种。第二点,任何一个小麦品种都有一定的区域适应性。因此耕种帮建议在选用和引进新的品种时,一定要清楚是否适合当地条件种植,在当地种植时,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技术环节,特别要注意该品种的弱点,以便通过栽培技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优势。第三点,因为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种子是可以自繁自留的。自留种子一定要做到去杂去劣、单收单打、单晒单放、防虫蛀防霉变,保证纯度和发芽率。不然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精细整地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养分,一季还田的养分大约相当于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7.5公斤,氯化钾7.5公斤。长期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效果十分明显。但要格外注意确保秸秆还田作业的质量,做到秸秆细碎(最好在3厘米以下)、分布均匀。为了保证秸秆还田质量,一般要粉碎两遍,第一遍粉碎过后,人工将压倒的秸秆清出,以使第二次粉碎时能够被粉碎到。另外,田间作业机械一定要有足够的动力和转速,粉碎时要深入地表2~3厘米,以便将作物根茬部位粉碎掉。旋耕整地时要使旋耕深度达到15厘米。动力较小的机械,也要求深度达到12厘米。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每隔3年进行一次深耕或深松,深度最好达到25~35厘米,以打破犁底层。当前生产中经常可见整地粗放,旋耕过浅,秸秆大量拥堆于表层土,播种机行走受阻,速度不均匀,造成秸秆架空麦苗,以致缺苗断垄,影响小麦播种质量。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出苗后出现点片麦苗黄弱,越冬前就有发生黄苗死苗的可能。因此精细整地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这一环节要作为小麦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好。 三、种子处理同时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拌种不仅可以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还可以有效减轻小麦后期病虫害发生,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目前许多农民朋友播种前只注意了用杀虫剂拌种防治害虫,忽略了用杀菌剂拌种预防和控制土传和种传病害,这种做法应该及早纠正。一般麦田拌种可采用3%敌萎丹50毫升+2.5%适乐时10毫升+40%辛硫磷25毫升,加水150毫升,拌种10公斤。或采用2%立克锈15~20克+40%辛硫磷25毫升,拌麦种10公斤。 四、确定播期适期播种是培育小麦冬前壮苗、形成健壮的大分蘖和发达的根系、增强抗旱抗寒抗逆能力、奠定高产群体的重要先决条件。生产中常因小麦播种过早造成冬前旺长,为来年小麦生产埋下隐患。小麦播种过早有3大弊端:①造成冬前麦苗发育过快,小麦抗寒能力降低。②冬前过多消耗地力,后期易出现脱肥。③因播后气温较高,增加小麦感病几率。小麦播种过晚也有3大弊端:①造成冬前麦苗较小,影响提高产量。②要想保证一定的群体,必须加大播种量。③晚播使成熟推迟,易遭受后期干热风袭击,抑制灌浆,造成粒瘪减产。 那应如何确定合理播期,掌控小麦冬前发育进程呢?各地应根据当地近10年来的冬前温度计算出小麦适宜播期。据统计,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度确实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小麦的最佳播期也应适当推迟。目前在石家庄地区以10月5~12日为小麦最佳播期,过早过晚都对小麦高产不利。 五、确定播量合理的播量可以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协调好群体与个体发育的矛盾。目前生产中仍有一些农民朋友深受“有钱买种,没钱买苗”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还是以为多下点种子好。或者由于整地过于粗放,从而采取加大播量的做法,往往导致麦苗稀密严重不匀,群体内环境条件恶劣,难以实现高产。小麦播量过大有两大害处:①麦苗生长拥挤,苗细弱,个体发育不良,抗冻抗旱能力差,易造成冬季冻害。②小麦群体过大,后期抗倒伏能力差,倒伏风险增加。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品种分蘖能力、成穗率、土壤肥力水平及播期早晚综合而定。一般适期播种的小麦品种中等地力以每亩基本苗20万~25万为宜,10月10日后播种,每晚播1天,增加0.8万~1.0万基本苗。具体播量根据种子发芽率、千粒重、整地质量综合确定,一般在10~13公斤/亩。 六、播种样式小麦播种样式主要指行距配置。下茬夏玉米直播田应采用小麦窄行等行距播种样式,行距10~15厘米。窄行等行距播种可以增加小麦前期地表覆盖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地表水分的无效蒸发,节水效果明显,一般可增产小麦5%左右。对套播夏玉米的地区,应采用三密一稀的播种样式,也能取得较好的全年高产的效果。目前一些地区夏玉米直播田依然沿用三密一稀的种植样式,或套播夏玉米田采用两密一稀的种植样式,对小麦稳定高产是不利的,常出现小麦成熟时依然不能封垄,造成大量光能透漏损失,限制了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应尽快改进。 七、精细播种播种的两个环节一定要掌握好。一是播种深度,二是播种的均匀度。 掌握合适的播深是播种的首要关键环节。小麦播深3~5厘米,最好4厘米。播种过浅,分蘖节覆土深度过浅,越冬期分蘖节处于“饥寒交迫”状态,抗旱、抗寒能力差、越冬死苗率高。播种过深则造成小麦出苗时间长,籽粒中养分消耗过多,麦苗细弱分蘖少,次生根少而弱,麦苗黄瘦,由于“先天不足”难以形成冬前壮苗。播种过深还会因为麦苗“难产”导致感病几率增多,加重病害发生。 播种的均匀度应该包括三个方面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行内籽粒分布要均匀,保证出苗后每个个体都有同等的生存和生长空间,以实现匀苗壮苗。二是行间的均匀度,避免一行宽一行窄的现象发生,这是对播种机和机手的考验。三是播种深度的均匀一致。生产中一次播种作业面内,行距不等,不同行间深度差别悬殊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高产群体的创建和均衡增产。 八、播后镇压播后镇压技术是抗旱节水保墒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压碎坷垃,弥补裂缝,有效减少冬季土表水分蒸发,起到保温保墒的作用。生产中越冬期间受“旱寒危害”重的麦田很大部分是因土地整得过暄、播后镇压不到位所致。而且镇压是给在播种环节做得不好的麦田(如播种过浅,播量过大,播种过早)一个“救命”的机会,因此这类麦田更要做好镇压。经调查,镇压过的麦田越冬—返青期干土层可比未镇压的麦田少2厘米。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18:57 , Processed in 2.75238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