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种及消毒 (1)选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要求的供应期选择适宜的品种。选用1~2年的种子,种子应饱满、干净,去瘪籽可用水选法。 (2)消毒 种子带菌,往往会传播病害。播种前的消毒处理,能切断种子带毒这一传播途径,可有效地减轻病害的发生,这对无公害紫菜薹的生产非常重要。用磷酸三钠按10%浓度浸种,可预防病毒病。菜丰宁或专用种衣剂拌种,可防止软腐病。防治霜霉病、黑斑病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也可用 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55—5612温汤浸种,可防治菌核病及其他病害。 2.育苗 紫菜薹可以直播,也可以育苗。为节省土地,早春以育苗为宜,苗期集中管理,较省工,但移栽伤根,容易侵染并害,且增加的缓苗期对生长和产量有一定影响。秋冬季栽培的可根据腾地情况决定育苗方式。 (1)苗床选作 育苗可在塑料大棚、中棚、小棚、阳畦或温室中均可,露 地育苗也可以。苗床应建在前一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上,宜选用沙壤土或壤土。细致整地,及时腾茬,清除上茬残株、杂草,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翻25厘米左右,每公顷施入45 000千克腐熟细碎的有机肥与土壤掺匀后耙平。修好排灌渠道,做到浇水均匀,排灌畅通。早秋育苗时正值高温和雨季,为防大于后涝害,育苗畦应做成宽1.2~1.5米,高15~20厘米的小高畦。 (2)播种 ①育苗方式播种前浇足底水,湿润至深10厘米。水渗下后用营养土找平床面。每平方米苗床再用50%多菌灵8克,拌上细土均匀撒于床面上,防治猝倒病。将浸种消毒后的种子捞出,洗净后进行撒播。定植每公顷紫菜薹,用种量为11.5千克左右。撒种后均匀覆土0.5~1.0厘米。 北方地区早春育苗,为防寒可在育苗床上覆盖草苫或扣小棚。70%幼苗顶土时撤除床面覆盖物。早秋播种后及时覆盖草帘、遮阳网等以遮荫、防热和保墒,遮阳网使用70%左右遮光率的为好。 春季露地育苗要选择雨后晴天(或寒流过后的温暖天气)播种。切忌在大雨前或寒潮期播种,否则土壤板结,不利出土,或土温过低影响萌芽。早春播种后可加设简易的覆盖,如薄膜、草帘等,白天揭开,傍晚覆盖防霜。当芽顶土时揭去。露地育苗还要防草荒。 ②直播栽培方式 紫菜薹生产可采用平畦或小高垄。直播采用小高垄的多些,一般垄高10~13厘米,垄背宽30厘米。采用小高垄栽培,覆盖遮阳网或地膜,由于排灌方便,土壤湿度易控制,可有效地减少病虫害。 在高垄上按20厘米左右株距开穴,种子直播在穴内。这种方法不经过移栽,不会伤根,但苗期较费工。具体方法是:在小高垄做好后,将垄背的土敲细整平,按株距开深1厘米左右的浅穴,穴底要平,然后进行播种。如土壤干要先浇水,待水渗下后,每穴均匀播种子3~5粒,播后盖0.3厘米厚的细土。早春播种时间最好在晴天头阴天尾的上午温度较高时进行。有条件的,在播种后进行地膜覆盖,待出苗后在出苗处划破地膜即可,这样不但能提高地温,增加土壤保湿性,同时也有效控制了杂草的生长,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菜薹的产量和质量。早秋应选择晴天下午4时以后播种,可在垄上覆盖遮阳网进行遮阳、降温。 (3)播种后管理 ①温度管理 播种后温度控制在25~30℃,3天左右出苗,出苗后温度控制在15~20℃即可。 ②肥水管理 水分管理的原则是苗床不缺水不浇,即使浇水也是用小喷壶少量补水。苗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每5~7天浇1次水。第1片真叶展开时追1次肥,每公顷施尿素150千克。 ③及时间苗 苗出齐后,立即间苗。拔除并生、拥挤、过密的小苗。在第1片真叶展平前,共间苗2~3次。最后保持苗间距3~5厘米,使幼苗有足够的营养面积,防止过密发生徒长。直播田一般要求3叶间苗,4叶定苗。 ④定植时秧苗的标准 有叶片4—5片,子叶肥厚,节间短,苗龄20~25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3.定植 栽培地应选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45 000千克。深翻后,做成畦宽包括沟1米左右、高20~30厘米,畦面呈龟背形,有利于防涝排水。另外,注意挖深沟排水。早秋定植后,有条件的话,覆盖遮阳网可降低温度,有利于缓苗。 定植时每畦栽两行,株距20厘米左右,行距35—60厘米,根据品种和栽培季节定。定植时应小心少伤根系,以提高缓苗率。定植后及时灌水。高温和雨季要做好防雨降温。 4.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定植缓苗后应及时中耕松土,调节土壤温湿度,促进根系生长。降雨和灌水后也要进行中耕除草,以防土壤板结、杂草生长。 (2)肥水管理 紫菜薹缓苗快,生长迅速,需肥量大,应及时追肥。详见平衡施肥部分。 春季栽培时,每3~5天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影响菜薹生长发育,并降低产品质量。秋季栽培时,外界气温很高,土壤蒸发量很大,植株生长迅速,因此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2—3天浇1次水,勿使土壤干旱。进入10~11月,气温逐渐下降,方可适当少浇水,每5~7天浇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