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后的马铃薯还未充分成熟,根据品种的不同,大概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达到成熟,称为后熟期。因此收获后的马铃薯要在背阴通风处摊晒15天左右,使运输时破皮、挤伤、表皮擦伤的块茎进行伤口愈合,形成木栓层及伤口周皮,度过后熟期,然后再装袋入库或窖。入库(窖)前要将库(窖)提前敞开,通风换气,使库内湿气排除,温度下降。 马铃薯储藏期间温度过高,容易使薯堆伤热,导致烂薯;温度过低是马铃薯受冻。一般情况下,最适宜的储藏温度是商品薯4-5℃为宜。种薯1-3℃为宜,加工用的块茎以7-8℃为宜,除了温度的调节外,窖内湿度的调节也是马铃薯储藏的又一重要因素,无论商品薯还是种薯,最适宜的储藏湿度应为空气相对湿度的85%-90%,适宜的湿度有利于减少块茎失水损耗,如果库内过于潮湿,块茎上会凝结小水滴,也叫“出汗”现象。一方面会促使块茎在储藏后期发芽,并长出须根,另一方面由于湿度大,还会为一些病原菌和腐生菌的侵染创造条件,导致发病和腐烂。相反,储藏环境过于干燥,虽然会减少块茎的腐烂,却极易导致薯块失水皱缩,同样降低块茎的商品性和种用性。马铃薯入库时包装袋最好选用网眼袋,利于通气散热。要用细沙将袋子与地面隔开,利于地热及土地湿气的散失,还可以防止地步的马铃薯被铬伤。堆放时垛不要高,一般不超过4米,两列并排为一行,行与行之间要留半米左右的通风道,行的长度视空间的大小来定。 此外,储藏窖的清理和消毒也是非常必要的。专家建议:马铃薯种薯存储要求环境条件相当严格,通常在入窖之前必须进行消毒。一般消毒5次,常用药剂有次氯酸钠、甲醛、必菌杀、硫酸铜、农用链霉素。配方:次氯酸钠25千克原野兑500克水,就是10倍液;甲醛、必菌杀也是10倍液;硫酸铜是五百倍液进行喷雾;农用链霉素600-800倍液进行喷雾。在存储中最大的隐患就是带病斑的薯和烂薯。 收获后的马铃薯还未充分成熟,根据品种的不同,大概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达到成熟,称为后熟期。因此收获后的马铃薯要在背阴通风处摊晒15天左右,使运输时破皮、挤伤、表皮擦伤的块茎进行伤口愈合,形成木栓层及伤口周皮,度过后熟期,然后再装袋入库或窖。入库(窖)前要将库(窖)提前敞开,通风换气,使库内湿气排除,温度下降。
马铃薯储藏期间温度过高,容易使薯堆伤热,导致烂薯;温度过低是马铃薯受冻。一般情况下,最适宜的储藏温度是商品薯4-5℃为宜。种薯1-3℃为宜,加工用的块茎以7-8℃为宜,除了温度的调节外,窖内湿度的调节也是马铃薯储藏的又一重要因素,无论商品薯还是种薯,最适宜的储藏湿度应为空气相对湿度的85%-90%,适宜的湿度有利于减少块茎失水损耗,如果库内过于潮湿,块茎上会凝结小水滴,也叫“出汗”现象。一方面会促使块茎在储藏后期发芽,并长出须根,另一方面由于湿度大,还会为一些病原菌和腐生菌的侵染创造条件,导致发病和腐烂。相反,储藏环境过于干燥,虽然会减少块茎的腐烂,却极易导致薯块失水皱缩,同样降低块茎的商品性和种用性。马铃薯入库时包装袋最好选用网眼袋,利于通气散热。要用细沙将袋子与地面隔开,利于地热及土地湿气的散失,还可以防止地步的马铃薯被铬伤。堆放时垛不要高,一般不超过4米,两列并排为一行,行与行之间要留半米左右的通风道,行的长度视空间的大小来定。
此外,储藏窖的清理和消毒也是非常必要的。专家建议:马铃薯种薯存储要求环境条件相当严格,通常在入窖之前必须进行消毒。一般消毒5次,常用药剂有次氯酸钠、甲醛、必菌杀、硫酸铜、农用链霉素。配方:次氯酸钠25千克原野兑500克水,就是10倍液;甲醛、必菌杀也是10倍液;硫酸铜是五百倍液进行喷雾;农用链霉素600-800倍液进行喷雾。在存储中最大的隐患就是带病斑的薯和烂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