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完全依靠农药,单纯使用化学防治的方法正逐渐减少以至不复存在。但化学防治今后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大面积使用农药更是不可缺少的。然而不合理地使用农药、滥用农药,则会造成环境污染。毒害人畜、破坏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等严重后果。因此,正确、科学地使用农药,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途径是现代化农业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从1996 年起,笔者调查了常熟市各乡镇农户用药的一些情况。 一、农药使用的现状 农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对农业保持稳产、丰产起到了很大作用,现在生产上应用的农药品种已有100多种。在常熟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药事业发展很快,现有大义、莫城二家规模中等的农药厂,农户能选购的农药种类多,再也不需为病虫草害发愁。 1、农药种类繁多。由于外地农药的进入及本地农药的使用,目前市场上可选购农药种类很多。在稻麦区,常见的农药有甲胺磷、杀虫单、扑虱灵、三环唑、三唑酮、井冈霉素、稳杀得等。在棉区,常见农药有辛硫磷。Decis、呋喃丹、多菌灵等。1999—2000年由于植棉区缩小,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农药类型也发生了变化,常见的有Decis、天王星、甲霜灵等低毒、高效农药。同时,农药类型也随时代变迁,由70—80年代农户使用的农药集中在有机硫、有机氯等高毒、难分解、残效长的类型,到80年代后期,随着人们对农药残留带来的危害的认识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向易分解、无毒、无污染的类型发展。 2、农田用药次数多。在江淮地区,根据综合防治策略:苗期以“防”为主,分蘖“管”、“放”结合,穗期“保”、“抗”并举,水稻生育一般只需用药3次。第1次用药为水稻苗期“送嫁药”,防治稻蓟马、1代二化螟。第2次为水稻孕穗期(7月下旬至8月初),防治二化螟、纹枯病、白背飞虱。第3次用药为水稻重期(8月20日左右),防治三化螟、稻瘟病、褐飞虱。而近几年根据市植保站的病虫情报,一季水稻防病治虫需7-8次。水稻前期一般用药1次,病虫严重时需第2次用药。水稻大田时,7月中旬防治2代三化螟用药1次,8月初防治白背飞虱及纹枯病用药1次,8月下旬防治褐飞虱、三化螟用药1—2次,9月下旬褐飞虱严重时再用药1次。可见常熟稻区防病治虫次数相对综合防治而言太多,用药时间间隔过短,这样虽然短时间内效果较好,但病虫产生抗药性的频率也相对加快。1999年10月上旬,本地3代二代螟大面积暴发,由于单纯使用杀虫单防治,效果较差。杀虫单在常熟地区使用已有较长的一段时间,二化螟对其已产生了抗药性,由此造成了水稻生产上较大的经济损失。 3、农药使用带来的问题多。广大农户文化水平偏低,农药专业知识较少,盲目地使用农药,因此造 成的事故也常发生。 (1)混淆农药类型。一些农药存放的时间稍长,瓶上标签脱落,在未辨清该药为何类时,部分农户盲目地使用,必然造成一定的药害,严重时可造成作物颗粒无收,甚至影响下茬作物。部分农户,在使用农药时,贪图省事,经常擅自“复配”农药,使药剂效果降低或无效,有的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药害。 (2)施药方式与农药类型不相对应。一般除草剂可 (3)擅增农药用量。农户在农田用药时,由于没有计量工具,常私自增加药剂用量,认为“浓度越高,效果越好”,这不仅浪费了财力、物力,同时还造成污染残留、病虫抗性增强等系列问题。我省曾在武进、东海两地,调查过农作物中农药的残留量,每kg稻米中所查农药(有机氯、有机磷、除草醚、绿黄隆)均超标*。 (4)用药不当造成伤害。1992年全国范围内调查了25个省,因农药中毒的人数为70810人,死亡620人,1993年调查27个省,中毒51263人,死亡6156人。由于农资部门把关不严及不法商贩的见利忘义,假冒农药事件时有发生,使农民浪费了大量财力、物力等,并造成极大的“无形”的损失。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23:51 , Processed in 0.67440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