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了解到,根据当前病虫害发生基数和水稻种植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早稻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3.1亿亩次。其中,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为主,发生面积2.2亿亩次;病害以稻瘟病、稻纹枯病和水稻病毒病为主,发生面积9000万亩次。 据介绍,今年稻飞虱在华南中北部、江南、长江中游大部稻区灯下始见期较上年偏早5~15天,迁入虫量总体较上年同期偏低,高于常年同期,其中4月上旬以前迁入虫量较上年偏高、范围偏广;4月中下旬以来,迁入虫量、迁入峰次低于上年同期。华南南部和西南南部稻区田间虫口密度较上年同期偏高,一般百丛虫量分别为500~800头、1500~2500头,海南局部虫量较高,三亚等地出现“冒穿”田块。华南中部早插田块虫口密度一般100~500头/百丛,高的900~1500头,低于上年同期,与常年同期相近。稻纵卷叶螟在华南、江南稻区始见期较上年偏早2~5天,迁入虫量与上年同期相当,华南中部局部田块峰期虫量高于上年同期,亩蛾量一般130~460头,沿海局部最高2.2万头。随着境外虫源地水稻逐步成熟收割,大量虫源将迁入国内,结合本地虫源不断繁殖,后期仍呈偏重发生态势。二化螟在华南、江南和长江中游稻区发生期普遍较上年偏早3~7天,田间亩幼虫量大部高于上年同期,其中江南和长江中游稻区冬后亩加权平均活虫数一般2000~4000头,具备偏重以上发生程度的虫源基数。稻瘟病和纹枯病在华南、江南、西南南部局部稻区已开始发病,田间菌源充足,具备病害流行的菌源基础。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海南、广东等地已见病,当前发生面积高于上年同期;经检测,疑似病株和传毒介体白背飞虱的带毒率偏高,具备病毒流行的毒源基础。 而目前,国内的水稻以粗秆大穗、优质高产型为主栽品种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在高水肥栽培条件下生长量大、田间郁蔽,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大多数水稻品种抗病抗虫性不高,有利于稻飞虱、稻瘟病和矮缩病等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当前西南南部早稻处于孕穗期,华南北部、江南、长江中游稻区早稻处于移栽至返青分蘖期,这为下阶段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的发生危害提供了适宜的食料条件。 新闻链接 水稻虫害:预计稻飞虱在华南、江南、西南南部稻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800万亩次;稻纵卷叶螟在华南大部、江南和长江中游稻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700万亩次;二化螟在长江中游稻区大发生,江南、华南北部部分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900万亩次;三化螟在华南稻区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00万亩次;大螟等其他害虫在部分稻区有一定程度发生,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 水稻病害:纹枯病在华南、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至大发生,发病面积6500万亩;稻瘟病在华南、江南、西南稻区中等发生,部分感病品种有偏重流行的可能,发病面积1500万亩;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江南、西南局部稻区仍有较重发生的威胁;水稻白叶枯病、水稻恶苗病等其他病害在部分稻区有一定程度发生,发生面积900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