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秋葵是黄秋葵种中的一个果实外皮红色的品种,为锦葵科(Malvaceae)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以采食嫩果为主,叶、芽和花也可供食。蒴果长角形,先端尖,横切面五角或六角形,也有圆形。表皮上有茸毛,在较低温时茸毛变硬。 适宜环境: 性喜温暖和强光,耐热,不耐霜冻,生长适温25-30℃。耐旱,也耐湿,但不耐涝,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但以土层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最好,要求pH值6-8。 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比(绿色果)黄秋葵略高。嫩果黏滑的汁液中含有果胶(为可溶性纤维)、牛乳聚糖和阿拉伯聚糖等物质。有助消化,保护肠胃和肝脏的作用。秋葵有红色与绿色之分,而红色的秋葵则以华丽的外表和高产高效深受人们喜爱。其嫩荚营养丰富,矿质元素与维生素含量明显高于菜豆,食用时口感润滑,具有特殊的香气和风味,能帮助消化,增加人体耐力。其花、种子均可以入药,对胃炎、胃溃疡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疗效。还有保护肝脏的功能。因此红色秋葵是一种有很高开发价值的蔬菜,其栽培发展前景广阔。 选购要领:嫩荚长10㎝左右色青绿有弹性,荚内种子未饱满。 食用方法: 可炒食、煮食、凉拌。切片裹上玉米粉油炸,洒上面包碎末或粘上面糊油炸,风味都很好。还可利用其黏滑的汁液与番茄一起做成调味汁,也可腌渍或加上莳萝、辣椒等制作泡菜。其嫩叶也可作绿叶蔬菜烹饪,因叶有毛,烹饪时宜先用开水焯一下再炒食。其花及嫩芽可用于煮汤,别有风味,但花朵柔嫩、不宜久煮。成熟的秋葵种子富含各种矿质元素,可以作为干豆食用,可加工磨碎制高蛋白粉,或烧烤后再磨研成粉,作为咖啡的代用品或添加剂。此外,还可提取油脂。 栽培技术 1. 培育壮苗,适时移栽 一般是3月上、中旬在冬暖大棚内播种育苗,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用30~35℃温水浸种20~24h,在28~30℃条件下催芽48h刚露白时,播于8cm8cm营养块中,苗床保持25℃左右,4~5天可出齐苗,当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定植,行距45~50cm,株距40cm。 2.加强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与培土 幼苗定植后及时中耕2次,以促进缓苗和幼苗生长。第1朵花开前,中耕并适当蹲苗。开花结果初期,每次追肥浇水后应及时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和杂草生长。植株封行前,结合追肥浇水,适当中耕培土,以防植株倒伏。 (2)肥水管理 红秋葵结果期较长,需肥量较多,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要多次追肥。缓苗后进行第1次追肥,施后应及时浇水;6月中旬到结果盛期实行第2次追肥,促使植株健壮生长,配合施用磷钾肥,促使果实早熟。 红秋葵比较耐旱,水分管理应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 (3)整枝摘叶 栽培密度较大时,在生长中后期应适当剪掉基部侧枝与老黄叶。 (4)病虫害防治 红秋葵的抗病性很强,容易发生的主要是根结线虫病。在定植前,注意用辛硫磷进行土壤消毒。 3.适时采收 红秋葵植株具有7~9片叶时开始开花,花谢后7~8天嫩果长至8~10cm时,须及时采收。若采收过迟,嫩果老化,纤维增多,品质变劣。采收时间以早晨为宜,便于直接销售,采收时应用剪刀剪断果柄,不能用手硬拉,防止伤枝。 红秋葵从播种至初收约需50天,一般于6月上中旬开始收获,可持续采收至初霜前,采收供应期为4个月左右,每667m2产量约1500~2000kg。
日本引进品种,植株高大,茎红色。叶互生,掌状五裂,有硬毛,叶柄长。花大黄色,着生在主枝各叶腋,自下而上开放。果实形似羊角红色,横断面五角或六角。食用嫩果,有粘质,可煮食、炒食或加工腌食。 秋葵又名羊角豆、咖啡黄葵、毛茄,原产于非洲,20世纪初由印度引入我国。目前黄(红)秋葵已成为人们所热追高档营养保健蔬菜,风靡全球。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荚,又分绿色和红色两种,其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深受百姓青睐。近年来,在日本、台湾、香港及西方国家已成为热门畅销蔬菜,在非洲许多国家已成为运动员食用之首选蔬菜,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种子可榨油,黄秋葵油是一种高档植物油,它的营养成分和香味远远超过芝麻油和花生油。 功效:秋葵嫩果中含有一种黏性液质及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鼠李聚糖、蛋白质、草酸钙等,经常食用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保护肝脏、健胃整肠。秋葵含有特殊的具有药效的成分,能强肾补虚,对男性器质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是一种适宜的营养保健蔬菜,享有“植物伟哥”之美誉。由于黄秋葵富含有锌和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防癌抗癌。加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纤维,不仅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肤美白、细嫩。 新闻录入:山东莱阳一品蔬菜开发中心 更新时间:2011年7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