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时间段除草效果最佳 目前,我省小麦播种基本结束,麦田里的杂草也将慢慢露出头。根据不同的区域用药习惯,有的农民喜欢年后用药,有的则是在年前打除草剂。长期实践证明,小麦幼苗期(11月中下旬)、返青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防治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 小麦幼苗期(11月中下旬)用药,一方面,此时小麦正值4叶或4叶1心期,对除草剂较为耐受,不容易发生药害,另外,此时大部分的杂草已经出齐,而且草龄比较小,对药的抗性也比较小,用药量不用太大,即可把杂草除去。 返青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也是可以防治小麦田间杂草的,不过因为此时杂草的草龄较大,抗药性比较强,必须增加用药量才会有效,无形之中增加了用药的成本,同时还容易引起药害,在施药时要格外注意。 选用合适的除草剂及配方 麦田化学除草所选用的除草剂应根据主要杂草种类和除草剂的杀草谱来确定。当麦田杂草种类在同种除草剂杀草谱范围时,可用单一的除草剂进行防除;当几种杂草混合发生,如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时,需将几种除草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施用,以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效果。 以播娘蒿、荠菜、麦家公、离子草、葎草、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克,或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每亩用量1克。 以雀麦为主的麦田,可选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每亩用量3~4克。 以打碗花为主的麦田,可选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每亩用量50~70毫升。 以看麦娘、菵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10.8%精唑禾草灵乳油,每亩用量30~40毫升,或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30~40克。 雀麦和阔叶杂草混生的麦田,可每亩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3~4克+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混配。 以上配方每亩兑水30~40公斤,采用手压喷雾器或喷药车均匀喷雾。 施药时的注意事项 1.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施药。 大多数除草剂属于正温度系数药剂,气温在6℃以下不要施药,在上午10时到下午3时左右最好,而且打除草剂之前和之后两天也不要低于这个温度。 大风天用药容易造成除草剂飘逸,效果不好不说,还可能会吹散到大棚作物或者其他作物上造成除草剂药害,所以大风天禁止用药。 另外,霜冻、雨雪、冰雹、寒流等恶劣天气下禁止施用除草剂,打除草剂前后尽量不要出现这种恶劣天气,所以一定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 用药时如果土壤比较干旱,应注意加大用水量,如果有积水,则会影响除草剂的药效发挥。 2.麦苗长势弱、根系裸露时不要施药。 一般麦田都会进行秸秆还田,地块比较疏松,如果遇到天气异常年份,比如暖冬干旱的年份,小麦的根系可能因土壤过于疏松而无法深度下扎,甚至一部分根系可能裸露,这样的小麦很容易被冻伤和缺水,是最敏感脆弱的,若此时打除草剂容易对小麦造成一定伤害。 3.小麦生病时不要施药。 近几年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种传或土传病害频发,施用除草剂前先确定一下自家麦苗有没有生病,如果是生病小麦,最好不要施用除草剂。建议小麦播种前使用专用药剂拌种,预防病害的发生。 4.一定要进行二次稀释。 有些农民朋友图省事直接将除草剂倒入喷雾器里,随便找个树枝搅拌下就开始喷施。这种兑药方式十分不科学。因为大部分除草剂产品都会自带助剂,助剂起到渗透增效的作用,通常比较黏稠,如果直接倒入喷雾器可能会沉入桶底,导致助剂包裹除草剂无法化开的现象,这样可能会导致两种后果:一种是液体都打完了,仍有一部分除草剂还在桶底未化开,造成浪费;另一种后果是刚开始打的麦田除草剂浓度很小,有效成分剂量不足,后期打的除草剂又浓度太大,容易形成药害。 正确的配制方法是二次稀释法:先将药剂加少量水配成母液,再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喷雾器内,再加入需加的水量,并边加边搅拌,调匀稀释至需要浓度。切忌先倒入药剂后加水,这样药剂容易在喷雾器的吸水管处沉积,使先喷出的药液浓度高,容易产生药害,后喷出的药液浓度低,除草效果差。也不可将药剂一下倒入盛有大量水的喷雾器内,这样可湿性粉剂往往漂浮在水表或结成小块,分布不均匀,不但不能保证效果而且喷雾时易阻塞喷孔。另外,药液要用清洁水配制。 5.避免药剂过量。 有的农民朋友打除草剂时会在草厚、多的地方重喷几下,或者怕浪费将最后剩余的除草剂一股脑地打到最后的地块上,这样很容易导致除草剂药害。因为除草剂在正常浓度下对小麦是安全的,但是如果过量,小麦自身无法分解遭受伤害。 6.正确看待除草剂的黄化蹲苗现象。 有些除草剂施用后,小麦会出现短时的叶尖发黄,这是一种正常的蹲苗现象,一般在小麦返青时可自行恢复,这种现象非但不会造成减产,反而可以促使小麦增产,可防止小麦因营养生长过旺而影响其生殖生长,不必过分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