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水稻育秧安全,应抓好水稻苗床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关。水稻苗期生理性病害主要包括:水稻青枯病、生理性烂秧和营养性障碍。预防青枯病应加强水分管理,促进根系发育,一般以保持苗床湿润为宜,不宜勤浇水。平时苗床管理上多通风、早通风,控制温度和湿度。如果秧苗已经徒长,稻苗打卷时,千万不能在气温高时突然进行大通风或中午时分揭膜浇水,应当出太阳前开始小通风,运用晚盖膜等方法控制床内温度。低温缺氧,冷后暴晴和温差过大是引起烂秧的主要原因。预防时可采用播种前晒种浸种,施用腐熟有机肥作基肥,提高土壤通透性。遇大风降温天气,深水护秧,寒流过后立即排水。营养性障碍包括缺锌、缺钾等,苗期表现缺锌时,可叶面喷施0.1%~0.2%硫酸锌。苗期表现缺钾时,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加水30~40千克叶面喷雾,间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常见的侵染性病害主要包括:立枯病、恶苗病等。预防立枯病苗床土要调酸至pH4.5-5.5。播种前用恶霉灵、瑞苗清等药剂进行床土消毒。在水稻1.5~2.5叶期或立枯病发生时,施用10%苯醚甲环唑、15%恶霉灵等药剂进行防治。预防水稻恶苗病,可用氰烯菌酯、咪鲜胺类药剂,严格按照药剂说明浸种,将种子浸透,避免低温下浸种。 防治苗床蝼蛄可用5%丁虫腈苗床喷雾。防治本田潜叶蝇可用3%啶虫脒20毫升/100平方米、或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60平方米,于起秧前1~2天苗床喷雾,使秧苗带药下田,对潜叶蝇有很好地预防作用。 针对苗床覆土薄,易发生药害的特点,化学除草提倡使用安全性较高的苗后除草剂,如敌稗、氰氟草酯、灭草松等。 防治苗床鼠害,应利用安全性高的毒饵站技术,投放溴鼠灵蜡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