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害虫是中药材种植常见的一类害虫,该虫害的发生影响了中药材植物的生长发育,轻者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重者造成缺苗断垄,致使中药材产量和品质下降,降低了中药材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中药材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供农户们参考。 1、中药材地下害虫的发生及为害特点 1.1 蝼蛄 1.1.1 发生情况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俗称土狗、拉拉蛄等,以成、若虫为害,主要有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2种。在发生的品种为华北蝼蛄,每3a完成一代,以8龄以上若虫和成虫在土下越冬,第2年春天成虫开始活动,6月份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孵化为若虫,进入10~
1.1.2 为害特点 成、若虫均在土中活动,取食播下的种子、幼芽或将幼苗咬断致死,受害的作物根部呈乱麻状。由于蝼蛄的活动将表土层窜成许多隧道,使苗根脱离土壤,致使幼苗因失水而枯死,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 1.2 蛴螬 1.2.1 发生情况 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统称,俗称白土蚕,属翘翅目金龟甲科,主要种类有大黑鳃金龟甲、暗黑鳃金龟甲和铜绿金龟甲等。暗黑鳃金龟甲和铜绿金龟甲1a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大黑鳃金龟甲每2a完成一代,以成虫和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暗黑鳃金龟甲和铜绿金龟甲的越冬幼虫第2年4~5月开始化蛹、羽化,成虫盛发期在6~7月,随后大量产卵,以幼虫取食危害,7月为危害盛期;大黑鳃金龟甲越冬幼虫5月中旬出土活动,6月为活动盛期,7月上旬成虫大量产卵、孵化幼虫,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幼虫第2年春天开始取食,6月危害盛期,7月化蛹,羽化的成虫当年不出土,到下年的5月开始出土取食和繁殖。 1.2.2 为害特点 幼虫终生栖居土中,喜食刚刚播下的种子、根、块根、块茎及幼苗等,造成缺苗断垄;成虫白天隐蔽,傍晚开始活动,成虫则喜食害果树、林木的叶和花器。 1.3 金针虫 1.3.1 发生情况 金针虫,俗称钢丝虫、铁条虫等,属鞘翅目、叩头虫科。金针虫2~3a发生一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于2月下旬开始出蛰,3月中旬及4月中旬为活动盛期,白天潜伏于表土内,夜间交配产卵,雌虫无飞翔能力,雄成虫善飞,有趋光性。 1.3.2 为害特点 幼虫在土中取食播种下的种子、萌出的幼芽、农作物和菜苗的根部,致使作物枯萎致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毁种。 1.4 地老虎 1.4.1 发生情况 地老虎,俗称土蚕,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种类有黄地老虎、小地老虎和大地老虎等。黄地老虎1a生3~4代,1a中以春秋2季为害,春季为害重于秋季。一般以4~6龄幼虫在2~15cm深的土层中越冬,以7~10cm最多,第二年春3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4月上、中旬在土中作室化蛹,蛹期20~30d,5~6月为害最重。小地老虎年发生代数自北向南不等,黑龙江2代,福州6代。越冬虫态不一,越冬虫态、地点在北方不明,长江流域能以老熟幼虫、蛹及成虫越冬,南方广东、广西等全年繁殖为害,无越冬现象。大地老虎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田埂杂草丛及绿肥田中表土层越冬,长江流域3月初出土为害,5月上旬进入为害盛期,气温高于20℃则滞育越夏,9月中旬开始化蛹,10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 1.4.2 为害特点 黄地老虎幼虫多从地面上咬断幼苗,主茎硬化可爬到上部为害生长点;大、小地老虎的幼虫将作物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垅,严重的甚至毁种。 2、药田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防治中药材地下害虫,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也就是把各种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经济有效地将害虫的为害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之下。 2.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就是综合运用“农业八字(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方针,采用农业栽培管理措施,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某些环境因子,避免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 2.1.1 深耕翻土,冻垡晒垡 深耕翻土主要是通过深翻改变生活在土壤中的地下害虫的生存环境,使其处于不利的条件下,使深土中的害虫暴露到土表,受到低温或高温干旱的威胁,以致其被冻死、晒死,或直接遭受天敌的捕食,以压低地下害虫的虫口基数。深耕土壤要达到35cm左右。 2.1.2 合理安排茬口 前茬为豆类、花生、甘薯和玉米的地块,常会引起蛴螬的严重危害,这与蛴螬成虫金龟子的取食和活动有关。因此,中药材的种植应尽量避开这类地块。 2.1.3 清除田间及周围的杂草 杂草是地下害虫隐藏或产卵的主要场所,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越冬幼虫和蛹的数量,降低虫口基数。此外,在中药材植株生长的整个生育期都要及时清除田间、地边、沟渠边和空旷地的杂草,以减少害虫的中间寄主和产卵场所。 2.1.4 合理使用化肥 碳酸氢铵、氨化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散发出的氨气,对蛴螬等地下害虫具有一定的趋避作用。 2.1.5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用秸秆和牲畜粪便堆沤的农家肥,能吸引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进入活动并产卵,若未进行腐熟,其中含有的大量虫卵将被带到药田的土壤中,会大大增加药田地下害虫的虫口基数。因此,在中药材种植中,土壤施肥一定要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2.1.6 适时灌水,消灭地下害虫 土壤中的温湿环境对地下害虫的生长和活动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地下害虫最适宜土壤湿度为15%~20%,当土壤含水量达到35%~40%时,就停止为害,潜入20cm以下深土层中躲藏。因此,在不影响中药材植株正常生长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灌水来控制地下害虫;水源较好的地块,在地老虎发生时,及时灌水灭虫,防治效果较佳。 2.2 物理机械防治 是指物理因子或机械作用对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干扰,以达到防治植物病虫害的目的。 2.2.1 黑光灯诱杀成虫 蛴螬(成虫金龟子)、地老虎、蝼蛄等成虫对黑光灯有很强的趋向性,在3~4月用黑光灯诱杀小地老虎,5~6月用黑光灯诱杀金龟子和蝼蛄。 2.2.2 人工捕捉 在中药材苗期,每天清晨到田间扒开新被害苗周围土壤表层,捕捉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早春,根据蝼蛄可在地表造成虚土堆的特点,查找虫窝,发现虫窝,挖到4~5cm深处即可找到蝼蛄,随手将其杀死;或夏季在蝼蛄盛发地,于产卵盛期查卵室,先铲去表土,发现洞口,向下挖10~18cm可找到卵,再向下挖可找到雌虫,将卵及雌虫一并消灭。发现有蝼蛄危害的药田,可在田内每隔3~4m堆放一堆新鲜牛、马粪或青草,上盖干草,并浇水使其略湿,第二天清晨翻开粪、草堆捕杀蝼蛄等地下害虫。 2.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植物保护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因其作用快、效果好、使用方便,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化学防治原则:对症下药、适时用药、把握合理用药量和用药次数、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及混用种类。化学防治方法通常有喷雾、喷粉、泼浇、点兜、撒毒土、置毒饵、拌种、涂茎、土壤灌注、土壤处理等。鉴于中药材是一种特殊农作物,关系到全民的身心健康问题,化学防治地下害虫一定要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如辛硫磷、敌百虫、菊酯类农药等),禁止在中药材种植生产上使用高毒(如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高残留(如666、氯丹等)农药防治地下害虫。 2.3.1 土壤处理 在翻耕土地之前,每667?用50%辛硫磷乳油250mL加湿润细土10~15kg,拌匀撒到地面,随即翻入土中,能有效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2.3.2 药剂拌种 每667m2用50%辛硫磷乳油50mL在播种前拌种,用量一般为药剂1∶水30~40∶种子400~500,能有效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危害。 2.3.3 喷施土表 在中药材苗期,傍晚使用2.5%溴氰菊酯2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 000倍液喷撒土表,可有效防治中药材苗期的多种地下害虫。 2.3.4 根部灌药 在中药材苗期,地下害虫为害猖獗时,如发现断苗、幼虫入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6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4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隔7~10d灌根一次,连续灌根2~3次,可杀死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2.3.5 撒施毒土 每667m2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拌细沙或细土25~30kg,在中药材植株根旁开沟撒施,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 2.3.6 毒饵诱杀成虫 用1kg麦麸或豆饼炒香后放入一有盖的容器内,然后用温水融化90%晶体敌百虫100g,倒入该容器内,再加入100g红糖,用盖盖住容器,闷3~5min制成毒饵。于傍晚将毒饵分成若干小份,撒放在药田的畦、沟、行间,可诱杀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成虫,次日清晨收捕害虫,集中处理。 2.3.7 植株喷雾施药 当中药材植株幼苗出现孔洞、缺刻等被害症状时,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选其任一种或交替使用,进行喷撒植株。药液要均匀喷施到中药材植株的全身,成虫盛发期每7~10d于傍晚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防治害虫。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12:35 , Processed in 0.58009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