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粕中蛋白质的含量高达50%左右,是一种高质量的蛋白原料,故在饲料行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用户不仅对棉粕的各项指标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棉粕的色泽也有了较高的要求。据调查,在质量相同情况下,黄色的棉粕要比稍红色的棉粕价格每吨高40元-50元。为何同样的棉籽生产的棉粕的颜色有的发红有的发黄呢?下面作一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一、棉粕颜色发红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棉籽中棉酚变性所致。棉酚是棉籽中所特有的一种色素,主要存在于棉仁的色腺体中,常以游离状态和结合状态两种形式存在。棉酚为黄色晶体。 物质,棉籽储存发热过久、高水分、高温度以及长时间的蒸炒,均能产生变性棉酚。变性棉酚色泽呈棕红色或棕黑色,棉粕中含有变性棉酚其色泽就呈红色。棉酚变性降低了棉粕的毒性,但颜色加深,影响了其外观质量。 针对棉酚的这一特性,某油脂厂对生产设备和操作要求做了如下的改进和调整,使棉酚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变性,从而保证棉粕色泽,提高产品的经济价值。 二、处理方法 棉酚为弱酸性有毒物质,存在于棉仁的色腺体中,而色腺体是坚韧的半固体,机械处理很难将其破坏,然而当有水分存在时进行加热,即能很快将其破坏,使游离棉酚弥散开,然后游离棉酚在水、热、空气和日光等的作用下很快变性,毒性降低。所以制油过程中棉胚蒸炒和湿粕蒸烘这两个工序是影响棉粕色泽的关键工序。 1.棉胚蒸炒工序:棉胚蒸炒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毛棉油的质量、饼粕质量以及出油效率的高低。为了使棉籽中的棉酚尽量少变性,我们采用了降低蒸炒时间来解决。将五层蒸锅和榨油机上炒锅的料层降低,蒸胚层由锅体容积的80%降为60%,炒胚层由40%降为25%,这样调整后蒸炒全过程的时间由原来2小时降为1.5小时。蒸炒时间缩短了,为了达到合适的入榨温度和入榨水分,利用提高导热油温度来加热料胚,控制导热油的温度由原来150℃-160℃提高到180℃-190℃。另外再根据棉籽生胚的水分适当加水湿润料胚,甚至不加水。炒胚时为了尽快排去水分,将蒸炒锅的排汽总管高度由4.5米增加到7.5米,并且要求工人经常清理粘附在排汽口的料胚,保持排汽口通畅。最终将入榨水分控制在5%左右,入榨温度控制在110℃左右。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料胚的蒸炒要求,减少棉酚的变性。 2.浸出车间的湿粕烘干工序:湿粕烘干工序对棉粕颜色的影响也非常大。棉粕生产大都使用高料层烘干机烘干湿粕,高料层烘干机由于料层高,自蒸作用强,热能利用好,因此脱溶效果也很好,但是湿粕在直接汽喷入层,蒸烘时间越长得到的棉粕颜色越红。为了使湿粕在直接汽层短时间内脱除溶剂,我们就将高料层烘干机作了如下改进:在直接汽喷入层上面增加了一层预脱层,并将直接汽喷入层的料位由0.8米降为0.3米左右,从而使蒸烘时间由30分钟降低到10分钟左右。为了减少直接汽的喷入量,还将直接蒸汽通过的汽水分离器改为蒸汽加热器,使直接蒸汽变为过热蒸汽,再通入蒸烘机,这样的脱溶效果好,在正常情况下,干粕残留溶剂量可达到规定的要求。在操作上要求工人认真负责,勤观察、勤调整,新溶剂不得含油带水,尽量降低湿粕含溶量,减少烘干机的负担。 通过以上调整,大大提高了棉粕质量,从而生产出色泽亮黄的产品,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