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子抗旱力强,它每形成1克干物质消耗水分293克,比小麦、玉米、高粱等少9.9%~75.1%;种子发芽时,仅需要吸收相当于种子重量25%的水分,比小麦(50%)、玉米(70%)、高粱(75%)等都少。其生长期很短,一般为80~90天,短的只有40~60天。黍子浑身都是宝,其籽粒营养丰富,不仅可以制做多种食品,还可用于制糖、酿酒;黍粒还有一硬而光滑的壳,适于贮藏,灾年可将其籽粒连同粒壳一起磨成粗粉,混合野菜度荒;黍穗脱粒后可做条帚,黍子的秸秆、米糠可以用做畜禽饲料。 栽培要点: (1)整地。黍子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而且能耐碱,但以选择粘质壤土和砂质壤土种植为最好。播种前,要求整平、耙细,并通过镇压碾碎坷垃,以减少土壤空隙和水分蒸发。 (2)施肥。黍子要多施有机肥,以富含磷、氮素的鸡粪为最好,其次是猪圈肥、炕洞土、老屋土等,每亩施用1500~2500千克;如果来不及施底肥,亦可将人粪干、鸡粪、羊粪等捣细过筛,先以粪耧耩入地下再播种,或者每亩施入3~5千克尿素作种肥。 (3)播种。黍子种子具有后熟作用,播前要晒种,以利出苗。播种方法有条播、穴播和撒播,以条播和穴播为好。条播行距36厘米左右,株距6厘米,每亩留苗2.5万株;山丘地穴播,行、穴距3624厘米左右,每穴留苗3~5株,每亩约3万株。播种量每亩1~1.5千克,播种深度4厘米。 (4)管理。播种后及时耙耢镇压,使种子和土壤密接,以利提墒保墒和出苗。苗子长出3~5片叶时开始间苗,使植株分布均匀;分蘖后定苗,株距4.5~6厘米。在幼苗出齐刚现行时开始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进行第二次中耕,以后在分蘖和拔节前后再中耕1~2次,并结合培土。在拔节、孕穗期,遇旱及时浇水,并结合浇水,追施适量氮、磷化肥。晚播黍子,在孕穗期和抽穗以后喷施两次腐植酸和磷酸盐,能显著加快其生长发育,一般早熟5~7天。 (5)收获。黍子成熟很不一致,过度成熟容易引起折腰和落粒,造成损失。由于成熟时植株尚保持绿色,故鉴别时要以穗为标准,一般当穗子基部籽粒达到蜡熟,就要及时收获。为减少落粒和掉穗,收获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