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稻株个体受害后瘪粒增加,千粒重下降,谷粒色泽变暗,不能正常成熟。一般减产10%~30%,严重者达50%,甚至失收。如不能及时有效施药防治将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损失无法估量。因此,做好水稻纹枯病预防和及时有效地施药防治十分重要。 1.病害发生 该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主要为害叶鞘,也可为害茎秆,侵染叶片、苞叶和果穗。玉米拔节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先是茎基部的叶鞘感病,后侵染叶片并向植株的上部蔓延。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后扩展融合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苞叶、果穗染病也产生同样的云纹状斑。果穗染病后秃顶,籽粒细扁或变褐腐烂。发病严重时根茎基部组织变为灰白色,次生根黄褐色或腐烂。多雨、高湿持续时间长时,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菌丝进一步聚集成多个菌丝团,形成小菌核,多藏于叶鞘内,随玉米秆收获掉入土壤越冬,如不及时对土壤进行消毒,来年将会侵染玉米新苗导致发病。 2.病原 玉米纹枯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禾谷丝核菌及玉蜀黍丝核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病菌不产生无性孢子,只产生菌丝体和菌核,在自然条件下极少产生有性阶段,即使产生,侵染作用也不大。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较快,菌落呈淡黄褐色。菌丝初无色,较细,直径4.35~10.05微米,分隔距离较长。分枝处呈直角、近直角或稍呈锐角,分枝处明显缢缩,离分枝不远处具隔膜。 菌丝生长一定阶段,老熟菌丝纠结形成菌核。菌核初呈白色,后变为不同程度的褐色,呈不规则形,表面粗糙,0.5~6.4毫米X0.5~4毫米,大小不等,形状多样。病菌属高温型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需较高温度,最适温度为26~30℃。病菌的寄主范围广泛,在自然情况下,除可侵染玉米、谷子、麦类、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外,还可侵染其他寄主植物,多达15科200种。目前在我国已分离出10余个菌丝融合群,其中以AGl一IA群为优势菌群。 3.发病规律 温湿度条件是影响玉米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因素。25℃-30℃气温、90%以上相对湿度,是玉米纹枯病发生发展的适宜气候条件。在病害发生期,特别是梅雨季节,雨期长、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发生重。此外,土壤肥沃发病较轻,反之则发病较重;生育期长的品种发病重于生育期短的品种;连作田比轮作田发病重;氮肥施用过多,长势过旺,密度过大,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差的田块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重。 4.侵染循环特点 纹枯病菌可危害水稻、小麦、玉米等植物,危害水稻的纹枯病菌在水稻收割前或收割时,大量菌核掉落田间,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或菌核在病稻草或其他寄主上越冬,成为翌年初次侵染源。稻麦两熟田,在小麦收割后灭茬灌水时,大部分菌核漂浮在水面上或混杂于浪渣中,水稻栽插后一部分菌核附在稻株近水面叶鞘上。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菌核萌发菌丝,菌丝在叶鞘上延伸并从叶鞘内侧表皮的气孔或直接从表皮侵入,沉在水中的菌核萌发伸出的菌丝,侵染稻株基部淹水部分及水面上的叶鞘;菌丝 侵入后一般3~5d出现病斑,发病后形成的病斑在外部长出气生菌丝。气生菌丝在病组织附近继续扩展蔓延进行重复侵染,使病害扩大蔓延加重。5.防治措施 防治原则:必须狠抓农业防治,控施氮肥,适时烤田,及时施药,防治结合。 5.1 择优质抗病品种,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要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同时水稻种植过程中尽量不要长时间种植单一品种,应该科学水稻品种搭配,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搭配种植。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田间病害预测预报工作,相关部门应该切实落实好田間发病检测工作,做好水稻生育期定期防治工作。强化病虫害监测,提高测报的准确率,为科学防治水稻稻瘟病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5.2 消灭菌源,打捞浪渣 育秧播种时,一是施用土壤灭菌剂;二是改稻草覆盖为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减少幼苗感染纹枯病菌,移栽本田彻底打捞浪渣,减少菌源。浪渣带出田外集中晒干焚烧,铲除田边杂草,及时拔除田中稗草,防止有病稻草回田[3-4]。 5.3 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灌水 要定穴、定苗、定量栽插;合理施肥,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施足有机肥,氮、磷、钾协调配合,控施氮肥,增施磷、钾肥,补足钙、硅肥。把握基肥足,追肥早,基追肥比例恰当的原则;坚持浅水勤灌,干湿交替,湿润灌溉,适时烤田。要根据水稻生长发育状况和气候条件,定量灌水,促使水稻清秀老健。 5.4药剂防治 对低洼潮湿、高肥密植、生长繁茂、遮荫郁闭、容易发病的田块,从玉米孕穗期开始,注意田间检查,见到初发病株应及时喷药保护,药液要喷到植株下部和果穗上。发病初期每公顷用2%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千克对水3000升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125千克对水1875升,喷于植株下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