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香椿的食用器官为木本香椿树萌发的嫩芽,即新生茎叶的综合体,俗称椿芽、香椿头。香椿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C等,具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消炎杀虫之功效,为我国传统的上等菜肴。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育苗 1、苗床准备:香椿喜温暖、湿润环境,怕寒、旱、涝,要求光照充足,土壤深厚、疏松、肥沃、富钙,应选择地下水位在地表1.5~2.5m以下,背风向阳,土壤松肥、排灌性好、未栽过茄科植物的地段作苗床。每亩苗床施腐熟厩肥4000~5000kg、过磷酸钙50~60kg、碳铵40~50kg,翻耕入土作基肥,整成宽1~1.5m的畦。 2、浸种催芽:播前先将种子用25~30℃温水浸一昼夜,然后捞出冲洗,沥去水分,包3~4层湿纱布,置于20~25℃温度下催芽。每天用温水冲洗1次,并翻动种子,使受热均匀,经7~10天后有少量种子裂嘴露出胚根就可播种。 3、播种:以春播为主,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采用条播,播种沟行距20~30cm,沟深3~4cm,播后覆细土1~1.5cm。利用营养钵育苗的,每只钵内播2粒种子。每亩播种量3~5kg。 4、苗期管理:播后5~7天开始出苗,10~15天齐苗,应严防土壤板结。刚出土的种苗茎叶娇嫩,应适当遮光。当幼苗有1~2片真叶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间苗,3~4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控制每亩苗数1万株左右。露地育苗的于6月、保护地育苗的于4月移植到露地苗床。7~8月苗木生长迅速,为抽薹速生期,需肥量大,以氮肥为主进行追肥,每亩施尿素10~15kg或腐熟人粪尿1000kg,施2~3次。结合浇水松土,适当增施磷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大棚栽培用的苗木常为独杆苗,生长期内不摘心,只去侧枝,生长后期适当去掉下部老叶,促进主干生长,但要注意抑制徒长、控制株高。 二、大棚栽培苗木 1、移植 初冬香椿落叶后,苗木基本完成木质化过程,进入17天的休眠期,立冬前后即11月上中旬待其通过休眠后移入大棚。但冬季较寒冷时,应及时起苗,起苗时尽量多保留根系,留根长20cm,挖沟假植,根部埋土,苗木上盖稻草、麻袋等防冻,使香椿在1~5℃温度下通过休眠,经10~15天后移入大棚。大棚内均匀撒施适量腐熟的农家肥和磷钾肥,深翻入土,做成1m宽的畦,两侧沟宽30cm。每畦种香椿苗木5~10行,行距10~20cm,株距当年生苗5~10cm,多年生苗10~15cm,每亩大棚可栽香椿苗木5~10万株。 2、管理 温度调节:栽苗后3~5天或半月左右,寒潮到来前封膜,封膜后温度应逐渐升高,白天保持15~22℃,夜温10℃左右。香椿芽萌动和芽苞开放期所需温度较低,抽薹长叶期所需温度较高,经40~50天,顶芽开始萌动。室温超过28~30℃时,晴天中午掀膜通风2~3小时。 湿度调节:栽后浇一次透水,先不封膜,使苗木继续通过休眠并散发水气,避免土壤过湿导致烂根,同时必须保持空气、土壤和苗木的湿润。以后每10~15天,采收期每次采收前3~5天,选晴暖天中午给苗木喷水,喷到叶面滴水为止,湿度过大时通风降湿。 营养调节:生长期间不须追肥,在收完第一茬香椿、第二茬香椿芽长出后追肥,每亩喷绿丰宝3~5支(10g/支),每支加水15kg,也可将尿素10~15kg或复合肥15kg溶于水中浇灌。每采收1次喷施1次追肥。 光照调节:经常清除塑料膜上的灰尘和水珠,增加透光量,使香椿芽色泽呈鲜亮的红褐色。光照过强时,适当盖些草扇减弱光照,以免日灼。 3、采收 春节前后香椿芽长20cm左右,颜色变红褐色时开始采收,过15~20天可收第二茬椿芽。由于各单株间生长不一致,实际上4~5天就能采收一次。采收时须用剪刀剪下或快刀片削下芽头,不能用手掰,以防损伤芽和树体。第一次采收时,留下椿头基部1~2片复叶,第二次留2~3片。开始采收侧芽时,必须留下一部分侧芽不收,使其萌发后形成辅养枝,以利恢复树势。大棚香椿芽可以从春节一直采收到4月中下旬,每亩可采收1000kg以上。 4、恢复培育 香椿苗木经冬、春两季采摘,体内养分基本耗尽,须挖出苗木,栽到露地,进行恢复培养。采收结束后,应逐渐除去薄膜,适度通风降温,使衰弱的苗木慢慢适应外界气候。起苗时尽量少伤新生根系,并除去F·B老根,促使新根萌生,每亩露地移植6000~8000株。6月中下旬进行平茬,2~3年生苗留干15~25cm。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发芽后选留1个健壮枝作主干培养,除去其余侧芽。也可以在夏季枝条长到一定高度时摘心,培养成有2~3个短枝的多头苗木。经过夏秋两季节的恢复培养,秋末冬初再将苗木移入大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