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容器育苗优劣
容器育苗在花卉生产领域较为普遍,如今在城市绿化用苗和林业种苗生产中也日渐普及。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显示,2002年全国国有林场、集体和个人苗圃育苗总数达到260亿株,容器育苗为33亿株,其中内蒙古、山西、四川、山东等地在容器育苗方面走在前列。 国际上,容器育苗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即在装有营养土的容器(穴盘)中培育种苗。相对于大田育苗,容器育苗具有诸多优点,首先是种苗根系在容器内形成,有发育良好的完整根团,起苗时不伤根,栽植后没有缓苗期,苗木成活率高。其次,容器育苗适应营养土栽植,可缩短育苗周期。第三,由于每个容器只播种一粒至几粒,可节省大量种子,同时容器育苗还有助于实现机械化育苗。第四,容器育苗不受季节控制,可以周年生产,且管理方便。 很多国家都在大力推广容器育苗,瑞典、芬兰、加拿大等国家的种苗供应中,容器苗已经占到一半以上。我国的林业和园林系统也在积极推广容器育苗,一些省市级重点苗木基地和一些有实力、上规模的大企业,近些年不断从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引进栽培设备、摸索种植经验,开始进行容器育苗。国外的种苗培育和设备制造公司十分看好中国市场,世界知名的瑞典BCC森林培育设备制造公司几年前来到中国,目前BCC公司通过代理机构,已在中国完成10多个国家和省级重点林业项目,生产容器苗累计达上亿株。 但育苗技术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栽培设施,运输费用较高,综合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了容器育苗的普及。目前我国大多数苗圃和林场仍然选择大田培育,采用容器育苗的基地和企业只是占少数。并且,受经济技术条件制约或观念约束,在这些企业或基地中,有一部分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容器育苗。他们并未采用播种繁育和无土基质栽培,而是利用容器进行扦插繁殖或使用“有土栽培”。虽然这样育出的种苗质量也较高,但质量较难实现标准化,从长期看也无法保证质量的一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