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浅谈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2017-7-14 10:16|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110| 评论: 0

  
种植技术

摘要: 水稻纹枯病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有性阶段为Pelliculariasasakii(Shirai)Ito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无性态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是水稻三大(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病害之一,发生于全国各大稻区,发病后一般减产15%以上,重者无收,而且严重影响水稻品质。近年来,由于无抗性强的品种,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若防治不力,将会对水稻生产有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粮食安全。纹枯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也能以菌丛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作物或杂草的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初次侵染来源。纹枯病的发生、流行与品种抗病性、菌源数量、栽培管理、气候因素有密切关系。有大量的菌源、感病品种和适宜的环境条件,是造成纹枯病流行的条件。在我地有大量菌源存在、环境条件也适宜,在综合防治方法上应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一是以农业防治为重要措施,二是选用抗性高的品种,三是加强监测预报,控制流行,四是适时施药防治。荣县长山镇常年水稻播种面积25000亩,每年防治面积达2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1500吨。普及纹枯病防治知识,掌握其发生、流行特点、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与纹枯病作斗争,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确保粮食安全。本文主要对纹枯病的症状、病源菌的形态、发生特点,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进行阐述,目的是对纹枯病有所了解,掌握其发生、流行特点、规律,便于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与纹枯病作斗争,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纹枯病  症状  流行  防治

 

水稻纹枯病,俗名“花秆”、“烂脚秆”、“富贵病”,为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我国各稻区均有分布,但以长江以南稻区发生普遍,早、中、晚稻皆可发生,近些年来高产地区发生日趋严重。引起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降低,甚至植株倒伏枯死,矮秆品种受害更重,由于发生面积广、流行频率高,其所致损失往往超过稻瘟病。水稻纹枯病与稻瘟病一样是水稻重要病害。随着矮秆多穗型品种的推广,栽插密度和施肥水平的提高,水稻纹枯病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一个突出问题。为害轻的减产一成左右,严重的可减产3~5成。

1症状  此病自苗期到抽穗后都可发生,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后期也能分割穗颈和茎杆,严重时甚至分割谷粒。。

1.1秧田期  先在近水面处侵害秧苗叶鞘,后蔓延到叶片,引起叶鞘腐烂、叶片枯萎,厢面形成小块状死苗。

1.2大田期  一般以分蘖盛、末期至抽穗期发病为盛,尤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更烈,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深入到茎秆内部引起植株倒伏。叶鞘感病后,初在近水面处或水面下生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很清楚的小斑。小斑逐渐扩大成椭圆形,病斑边缘褐色至深褐色,中部草黄色至灰白色,潮湿时则呈灰绿色至墨绿色,稍带湿润状。病斑多的,可数个互相融合成云纹状大斑,致叶鞘干枯,叶片也随之枯黄卷缩,提早枯死。叶片上,病斑的形状和色泽与叶鞘的基本相似。重病叶片扩展快,呈污绿色水渍状,最后枯死。剑叶叶鞘受害重时,稻株不能正常抽穗。稻穗发病则穗颈、穗轴以至颖壳等部位呈污绿色湿润状,后变灰褐色,结实不良,甚至全穗枯死。潮湿时,病部出现近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菌丝体匍匐于组织表面或攀缘于邻近植株之间,其中结成白色疏松的绒球状菌丝团,最后变为暗褐色的菌核,呈扁球形,似萝卜籽状。菌核靠少数菌丝联系在病部上,很易脱落。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有时还可见到一层白色粉状物(担子及担孢子)。但是担子及担孢子在自然条件下的浸染循环中作用不大。

2病原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称瓜亡革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有性阶段为Pelliculariasasakii(Shirai)Ito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无性态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致病的主要菌丝融合群是AG-1占95%以上,其次是AG-4和AG-Bb(双核线核菌)。从菌丝生长速度和菌核开始产生扎需时间来看,R.solani AG-1和AG-4较快,而双核丝核菌AG-Bb较慢。在PDA上23℃条件下AG-1形成菌核需时3天。菌核深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较紧密。菌落色泽浅褐至深褐色;AG-4菌落浅灰褐色,菌核形成需3-4天,褐色,不规则形,较扁平,疏松,相互聚集;AG-Bb菌落灰褐色,菌核形成需3-4天,灰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大小较一致,一般生于气生菌丝丛中。

2.1病原菌形态  主要有菌丝和菌核2种形态。在病斑发生数日后,肉眼可见表面有菌丝长出,纠结成团呈扁球形、肾状或不规则的菌核,先为白色,后变暗褐色。菌丝与菌核相连,空气干燥时,菌核极易脱落。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作物或杂草的残体上越冬。水稻收割时落入田中的大量菌核也是次年或下季的主要初侵染源。

2.2发生特点  纹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或菌核在病稻草、田边杂草以及其他寄主上越冬。菌核有很强的生活力,并且数量很大,每亩可达5万~10万粒,重病田可达100万粒以上。春耕灌水耕耙后,菌核飘浮水面,插秧后随水漂浮在稻株基部的叶鞘上,长出菌丝,从叶鞘内侧的气孔或直接穿破表皮侵入为害。部分下沉的菌核,也能在水底萌发产生菌丝伸出水面,侵染稻株。故水面和水下的菌核均可成为初侵染的来源。病菌侵入稻株后,在组织内不断扩展,在病斑上又产生菌丝和菌核,不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继续蔓延扩大。在条件适宜时,每上升一个叶位,高秆品种约需3~5天,矮秆品种只需2~3天,到抽穗前后10天左右达到高峰期,为害性也最大。

3发病条件  越冬寄主范围广,导致菌源基数高,品种抗性差以及有利的发病环境条件和不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影响水稻根系发育, 生长前期封行过早,田间郁闭后期茎叶徒长, 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导致植株抗病性降低,形成有利于纹枯病发生的田间小气候。

3.1寄主范围  纹枯病寄主范围广,其中重要的寄主作物有水稻、玉米、豆类、花生、甘蔗、甘薯、芋、菱角以及紫云英等绿肥作物,重要的杂草寄主有稗、莎草,马唐草、游草等。

3.2菌源基数  田间越冬菌核残留量的多少与稻田初期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凡上年发病轻,或当年移栽前灌水时打捞较彻底的地块,发病轻;反之菌核越冬数量大,发病重。当菌核落入水中又可借水流传播。一般遗留的菌核约150万粒/hm2,重病田约900万~1 200万粒/hm2,发病特别严重的田块可达到3 000万~4 500万粒/hm2。

  3.3品种抗性  目前,抗纹枯病高的种质资源很少,一般早稻发病重于晚稻,双季晚稻发病较轻;矮秆品种重于高秆品种;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比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发病要轻,粳稻比籼稻感病,糯稻比粳稻感病,在多肥密植情况下,籼稻发病也重。

3.4环境条件  纹枯病是高温高湿病害,发病温度18~34 ℃,流行温度22~28 ℃,90%以上湿度最适合发病,湿度在85%以下,病害受抑制。日光对菌丝有抑制作用,但可促进菌核的形成。菌核在27~30℃和相对湿度95%以上时,1~2天内就可萌发。一般水稻分蘖盛期开始发病,孕穗前后达到高峰,乳熟期以后逐渐停止发展。在高温阴雨天、密植稻田郁闭、长期深灌田间湿度大等情况下病害蔓延快,发病重。早稻孕穗前气温较低,病势扩展缓慢,孕穗后,气温升高,如遇雨季,病情发展迅猛,这一时期是病害发展的高峰期。双季晚稻进入孕穗至抽穗阶段,如阴天多雨,温度又适宜病情发展,则可出现一个发病时期,10月上旬因受北方寒流的影响气温常降到22 ℃左右,病害逐渐停止,所以双季晚稻的纹枯病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

3.5栽培管理  长期深水灌溉,一方面稻丛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的繁育;另一方面,土壤通气不良,影响根系发育和吸收能力,会降低水稻的抗病性因而病害较重。而湿润灌溉和适时搁田,可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不利于病菌繁殖;而且稻秆基部节间粗壮,细胞壁增厚,组织紧密,抗病力增强。氮肥施得过多也会造成生长过旺,株间湿度大,田间郁蔽,提早封行,稻株组织软弱,有利病菌繁殖和侵入。一般封行前后是病害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防治适期。一般粳稻最容易感病,糯稻次之,籼稻抗性较强。但品种的抗病性强弱不如稻瘟病那样显著,并且很不稳定。故对该病的防治应在栽培技术,特别是水肥管理上下功夫。

4防治方法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为方法基础,采取培育和应用中抗以上品种,结合适时施药的综合防治技术。

4.1农业防治  应消除菌源,切实加强肥水管理,采取合理栽培措施和稻鸭共育方式控制纹枯病发生条件,从而减轻病害损失。

4.1.1清除菌源  在秧田或本田翻耕、灌水、耙平时,大多数菌核浮在水面,混杂在浪渣中,飘到田角和田边,可将浪渣打捞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此外,病稻草不能还田,用稻草垫栏的肥料必须充分腐熟方可使用。同时应注意铲除田边杂草。

4.1.2管好肥水  做到浅水勤灌,适时晒田,避免长期深灌,促进稻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灌水做到分蘖浅水、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防止早衰,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千万不能长期深灌,一般来说浅水勤灌和适时搁田,是减轻发病的有效措施。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或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在施肥上要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农家肥与化肥、长效肥与速效肥的配合,切不可偏施氮肥或后期大量集中施用氮肥,以防稻苗徒长和提早封行。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增强通风透光性,控制过早封行是防病关键。无论早、中、晚稻,尤其是长势好的田块,要注意在分蘖末期和拔节前后搁田,以控制无效分蘖,避免过早封行,保证稻株有良好的光照条件。

4.1.3合理栽培措施  采取合理密植,推广机械栽插, 采用“窄株距宽行距”或宽窄行种植,或少本稀植等健身栽培,以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4.1.4稻鸭共育措施  采取稻田养鸭,可明显减轻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

4.2选用抗病品种  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是水稻和病原菌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的结果,水稻植株具蜡质层、硅化细胞是抵抗和延缓病原菌侵入的一种机械障碍,是衡量品种抗病性指标,也是鉴别品种抗病性的一种快速手段。水稻对纹枯病抗性高的资源较少,目前生产上早稻耐病品种有两优287、先农23号等;中稻品种有两优培九、香两优一号等;晚稻耐病品种有金优298、中优288等。

4.3药剂防治  抓住防治适期,一般水稻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5%,或拔节到孕穗期丛发病率达10%~15%的田块需施药防治。同时,喷药时让药液尽可能多地喷向水稻中下部;使用井冈霉素时,最好在雨后晴天进行,或在施药后2 小时内保证不下大雨时进行。

4.3.1广灭灵水剂500-1000倍液或5%井冈霉素100ml兑水50公斤喷雾或兑水400公斤泼浇。

4.3.2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50-76ml、5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3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50-75g、50%甲基立枯灵(利克菌)或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200g,每亩用药液50公斤。

4.3.3也可用20%稻脚青(甲基砷酸锌)或10%稻宁(甲基砷酸钙)可湿性粉剂100g加水100公斤喷施,或加水400-500公斤泼施,或拌细土25kg撒施。

4.3.4用5%田安(甲基砷酸铁胺)水剂200g加水100公斤喷雾或兑水400公斤浇泼,或用500g拌细土20kg撒施,注意用药量和在孕穗前使用,防止产生药害。

4.3.5病较重时可选用20%担菌灵乳剂每亩用药125-150ml或用75%担菌灵可湿性粉剂75g与异稻瘟净混用有增效作用,并可兼治稻瘟病。

4.3.6病较重时,还可用10%灭锈胺乳剂每亩250ml或25%禾穗宁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50-70g,兑水75公斤喷雾,效果好药效长。

4.3.7病较重时,也可选用77%护丰安(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绿邦98水稻专用型6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75公斤分别在孕穗始期、孕穗末期各防1次,对病穴率、病株率及功能叶鞘病斑严重度,防效都很显著,有效地保护功能叶片。

4.3.8病较重时,也可选用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于水稻孕穗期一次用药能有效地防治水稻纹枯病、叶鞘F·B病、稻曲病及稻粒黑粉病。能兼治水稻中后期多种病害。

4.3.9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纯营养剂和B908(生防菌株)喷雾或用百抗(生防菌株)喷雾。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花生青枯病症状及防治
   摘要: 水稻纹枯病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有性阶段为Pelliculariasasakii(Shirai)Ito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无性态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是水稻三大(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病害之一,发生于全国各大稻区,发病 ...
下一篇:作物病虫害的田间诊断
   摘要: 水稻纹枯病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有性阶段为Pelliculariasasakii(Shirai)Ito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无性态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是水稻三大(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病害之一,发生于全国各大稻区,发病 ...

相关技术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西瓜细菌性叶斑病如何?
  西瓜细菌性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幼瓜。整个生长时期病菌均可侵染。苗期感病
西瓜蔓枯病用什么药治?
  西瓜蔓枯病主要危害西瓜植株的茎蔓和叶片、叶柄。叶片发病多从叶缘开始,初呈褐色
西瓜病毒病用什么药治?
  病毒病是西瓜的重要病害,近年来有加重发生的趋势。  西瓜病毒病有两大类型:一
西瓜白粉病用什么药治?
  白粉病在西瓜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感染叶片。发病初期叶背长有稀疏的白色霉层,
西瓜枯萎病用什么药治?
  枯萎病是西瓜的主要病害。北方棚室栽培西瓜一般在开花初期和结瓜初期发病。发病后
西瓜疫病用什么药治?
  棚室栽培遇天气潮湿多雨时节叶片染病,多以近圆形或椭圆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开始,
西瓜炭疽病用什么药治?
  炭疽病是西瓜的重要病害,尤其是收获和运输贮藏期间,感染病菌的西瓜病斑凹陷溃烂
西瓜猝倒病用什么药治?
  西瓜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幼苗感病后在出土表层茎基部呈水渍状软腐倒伏,即猝倒
西瓜护瓜措施
  西瓜护瓜措施  ①松蔓。瓜膨大长至拳头大小时,提起压蔓的瓜秧,让其充分生长,
大棚西瓜如何保瓜留瓜?
  大棚西瓜保瓜留瓜措施  1、留瓜节位:西瓜留瓜节位因品种、栽培方式、整枝方法
大棚西瓜植株调整方法
  大棚西瓜植株调整方法  1、吊蔓:日光温室多用吊绳吊蔓来固定瓜蔓,吊绳吊蔓在
大棚西瓜如何追肥?
  1、西瓜催苗肥:在西瓜团棵前每株随水追施尿素8~10克。  2、西瓜催蔓肥:西瓜秧
大棚西瓜如何浇水?
  西瓜苗期要控制浇水,以防秧苗徒长,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为宜。结瓜期浇水
大棚西瓜温度管理要点
  西瓜定植后到缓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夜间20℃;尤其是早春定植后,由于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30 21:13 , Processed in 0.59011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