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麦生长进入抽穗期,多种重要病虫害也进入了盛发期。其中尤以病害种类多,危害*为严重。依据发生部位,可以分为穗部病害、叶面病害和基部病害。在小麦生长后期,防治病虫害*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应急防治。在开展病虫害化学防治时,首先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选择性强的农药,其次是适时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进行防治,确保农药的安全、高效使用。 发生在穗部的病虫害主要是赤霉病、黑穗病、颖枯病和麦蚜,导致枯穗和千粒重下降,不仅可以引起严重减产,而且赤霉病菌还可以产生真菌毒素污染小麦,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了黑穗病只能够在播种之前采用三唑类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内吸性杀菌剂进行种子处理才可以防治以外,赤霉病、颖枯病、麦蚜等可以在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用药防治。防治赤霉病和颖枯病可以在齐穗至初花期,每亩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SC)新型杀菌剂100毫升、或者30%戊唑醇加福美双(戊福)混剂90-100克、或者40%多菌灵SC100毫升,对水40-50公斤常规喷雾,或兑水20公斤弥雾、静电喷雾防治,以弥雾和静电喷雾效果*。必须注意的是,如果喷水量不足,防效将显著下降。防治麦蚜可以在发生初期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杀虫剂20-25克/亩喷雾防治1-2次。 小麦生长后期的叶面病害主要是锈病(条锈和叶锈)及白粉病,可以在抽穗前选用20%戊唑醇或丙环唑悬浮剂(SC)20-40毫升,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WP)60-80克,兑水喷施,水量与防治穗部病害相同。在小麦生长后期连续喷施高效、低毒、选择性强的三唑类农药,既可以防治小麦赤霉病、颖枯病、锈病和白粉病,挽回产量损失,又可以有效控制赤霉病菌产生的毒素污染,同时还可以促进小麦生长、增强光合作用、抗干热风和延缓衰老,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小麦生长后期的基部病害主要是纹枯病和全蚀病,可引起小麦早衰甚至植株枯死。这两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基部,在小麦生长后期很难用杀菌剂进行防治,因为难以把药剂施到发病的小麦茎基部,即使选择内吸性杀菌剂,也不能在小麦体内向基部移动,所以应该通过控制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20:54 , Processed in 1.11576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