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从小麦的播种到收获均可侵染。主要发病部位在小麦的根部及茎基部的1--2节。病菌侵染后引起根部变黑、腐烂,失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致使地上部干枯死亡,造成白穗。 一、田间表现:此病在小麦苗期症状不明显,到灌浆期症状表现明显。地上部小麦成簇或成片死亡。拔出病株,可见根系短而少,发黑腐烂,剥去茎基部1―2节的叶鞘,茎杆上有呈黑膏药状、发明的菌丝层,田间气候潮湿时叶鞘上能看到小黑点,即子囊壳。干旱时,根系变黑,菌丝层、子囊壳形不成。 二、传播途径:带菌病残体通过种子、土壤、粪肥传播。 三、侵染循环:除侵染为害小麦外,禾本科作物如玉米、谷子及禾本科杂草都能侵染,但不表现发病症状。小麦收获后病菌在病残体上或其他禾本科植物上越夏,播种后侵染为害小麦。 四、发病条件:连作地块重,轮作较轻;低肥力地块重,高肥力地块轻; 五、防治方法:此病防重于治,应加强监控,进行疫情普查。 1.农业防治:(1)清除病残体,进行焚烧。减少减轻病原。 (2)合理轮作。与非寄主作物轮作。 (3)适期晚播。土壤温度下降到12℃以下,不利于病菌侵入。 (4)增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 2.化学防治:(1)土壤处理。每亩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2.5公斤,掺土15公斤,于犁地前撒施,重病区要多撒。 (2)种子处理。用防治全蚀病的药剂进行包衣或拌种。药剂有:敌萎丹、适乐时、立克莠。 (3)早春防治。小麦拔节前用禾果利或粉锈宁进行灌根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