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分布及危害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我国除西藏、青海尚未见报导外,各地均有发生。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有玉米、高梁等达200多种。但主要危害玉米、高粱、谷子等。初龄幼虫将嫩叶蛀食成排孔状花叶,3龄以后蛀入茎秆。危害花苞、雌、雄穗,受害植株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
生活习性
1.发生代数 玉米螟在我国一年可发生1~7代,随地区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云南、贵州一年2~4代,四川一年3~4代。
2.越冬 各地玉米螟均以末代老熟幼虫在玉米、高粱等寄主植物的茎秆、穗轴和根茬中越冬。越冬成虫出现期,常因地而异,同一季玉米而言,多在心叶期和穗期各发生一代。
3.危害情况 初孵幼虫多群集在心叶区取食上表皮和叶肉,残留下表皮的幼虫稍大将纵卷心叶蛀食穿孔,当心叶伸展后,叶面呈现半透明斑或横排小孔,通常称“花叶”,这是早期被害的明显标志。雄穗打苞时,心叶内的幼虫上移危害穗部。抽雄后,幼虫蛀入雄穗轴和向下转移,取食雌穗花丝、嫩叶和嫩籽粒;另一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茎秆髓部,受害茎易被风折断。故防治玉米螟要重视心叶期的防治。
4.趋性 成虫对黑光灯有较强的正趋性。幼虫有趋糖性、趋湿性。
5.天敌影响 玉米螟天敌种类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寄生卵块的赤眼蜂,它对玉米螟的发生起着很大的抑制作用。条件适宜时,对玉米螟卵的寄生率可达80%以上。此外常见的天敌还有食卵瓢虫、寄生蝇、步行虫和白僵菌等。
防治措施
1.清洁田园 收获后彻底清除玉米螟的越冬场所,清除田间秸秆、根茬集中烧毁。
2.生物防治 ①释放赤眼蜂,在玉米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末期,放蜂2~3次,每亩共释放1~3万头,寄生率可达50%以上。②利用白僵菌点心叶,在玉米心叶中期,用每克含孢子量50~100亿个的白僵菌粉1公斤,掺煤渣颗粒10公斤,每株心叶施入2克,效果可达60%以上。
3.药剂防治 玉米心叶期和初穗期用药,用90%晶体敌百虫1500~2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油3000~4000倍液。任用一种灌心叶或穗部顶端灌药,每株灌药10毫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