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症状 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苗期染病,幼苗叶片上产生多层轮状排列的鲜黄色夏孢子堆。成株叶片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上被色粉状物;小麦近成熟时,叶鞘上出现圆形至卵圆形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鲜黄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病部产生黑色冬孢子堆。冬孢子堆短线状,扁平,常数个融合,埋伏在表皮内,成熟时不开裂,有别于小麦秆锈病。
防治方法 小麦条锈病为气传病害,因此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保健栽培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①选用适合本地栽培的抗病品种,如9365、川麦42、川麦32和川育16等。在选用时避免品种单一化,但也不能过多,并注意定期轮换,防止抗性丧失。②加强农业防治。适期播种,适当晚插,可减轻秋苗期条锈病发生。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和充分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速效氮不宜过多、过迟,防止小麦贪青晚熟,加重发病。合理灌溉,土壤湿度大或雨后注意开沟排水,加强发病条件控制,但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避免因病失水早衰。③搞好药剂防治。首先要搞好药剂拌种:小麦播种前用粉锈宁拌种,每公斤小麦种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克直接拌匀,禁止湿拌。或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克拌麦种150公斤,或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60克~80克拌麦种50公斤。其次是春季及时叶面防治: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率达2%~4%、严重度达1%时,每667平方米及时用20%三唑酮乳油或12.5%特谱唑(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00倍液,或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50公斤~60公斤)喷雾防治。小麦锈病、叶枯病和纹枯病混发时,于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20克~35克对水50公斤~60公斤喷雾。喷雾时要均匀周到,防止漏喷,喷至叶片正反面湿透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