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推广旱育稀植技术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省工、省水、操作方便,秧苗素质好,插后返青快,而且不受水源和地域限制,但播种密度一定要稀。
1、秧田选择。秧田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力高、排灌方便、杂草少、偏酸的地块作秧床。秧床采用高埂低墒,墒宽1.5—1.8 m,成形墒面宽1.2—1.5 m ,沟底宽0.3m左右;施足底肥,每平方米施
10千克腐熟农家肥细粪、钙60克、复合肥100克、硫酸锌5克、杀虫青颗粒5克、敌克松1克,均匀撒于墒面。其中敌克松须拌细沙土均匀撒施,锄入15厘米土中,浇透水即可播种。
2、种子处理。浸种前将筛干净饱满的稻种晒2—3天,然后浸种,浸种方法有:⑴ 药剂浸种—用浸种灵或多菌灵浸泡24小时至48小时后洗净,稍晾干水分后捂种,捂到露白后播种;⑵沼液浸种—沼气池正常产气两个月以上者可使用该方法。将晒过的稻种装入编织袋,留三分之一的空间扎好袋口放入沼气池的出料间内的沼液中,在出料口上横放一根竹竿,将绳子的另一端绑在竹竿的中部;在放置前1—2天揭开盖板,清除浮渣,搅动料液几次,有肥芽、杀菌、杀虫作用。浸泡24—48小时,以种子吸足水为准,拿出后认真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即可捂种。
3、浸种药剂推荐:⑴ 稻瘟病—20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⑵ 稻细菌性病害—20%叶枯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⑶ 稻恶苗病—25%施保克(咪鲜胺、保鲜克)乳油1500倍液浸种;⑷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
4、播种:15—20平方米的秧墒播1—1.5公斤稻种(可栽1亩大田),播后用木板轻轻拍打已播秧床,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踏苗),盖粪覆膜。出苗至稻叶展开后揭膜,揭膜后浇水,淋敌克松药液防青枯病。
5、秧田管理。苗长到2.5至3叶期施肥,亩施尿素4公斤;移栽前8—10天亩施送嫁肥尿素3公斤,并喷杀虫草药液防螟虫(云恢290还须在药液中加入三环唑防稻瘟病)。秧田期要在墒面干透秧苗表现缺水时,浇透地水1次,并及时清除杂草。
6、合理密植:为了确保稻谷品质,提高稻谷商品率,宜以栽培中稻为主,秧龄为35—45天,亩植2.5万丛左右。⑴ 低等肥力田栽插规格为4×6或4×(4+8)寸,即亩插25000丛/亩;⑵ 中、上等肥力田为4×7或4×(4+10)寸,即亩插21500丛/亩;杂交稻采用单本插,常规稻采用双本插或三本插,亩基本苗在 10万苗左右(杂交稻采用单本插,可用大行距;常规稻采用双本插或三本插,可用小行距。
㈡推广水稻“旱育保姆”简化育秧技术
⒈苗床处理
尽可能选择肥、软、厚的菜园地做苗床,尽可能建立固定苗床,着力增施农家肥,以利于培育带蘖壮秧。
⒉播前种子处理
精选后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至吸足水分为好,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后,沥水至稻种不滴水,即可包衣。每公斤“旱育保姆”包衣稻种2-4公斤。
⒊浇足底水
旱育苗床底水比普通苗床要多浇*底水,要浇足浇透,0~10厘米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⒋均匀播种
常规稻大苗移栽每平方秧床播50~60克,中苗移栽每平方播种60~90克,小苗移栽每平方播种100~120克。
杂交稻大苗移栽每平方秧床播25~30克,中苗移栽播30~50克,小苗移栽播50~70克。
⒌覆盖薄膜,增温保湿
播后可选用薄膜覆盖,齐苗后揭膜,并*性浇足水分。
⒍培育适龄秧苗
常规稻秧龄一般不超过40天,杂交稻秧龄一般25~30天。在水利条件差,等水插秧的区域要按照培育长龄多蘖壮秧的要求培育壮秧。
⒎加强苗床管理
加强苗床管理,防止高温烧苗和低温冷害。若苗期遇高温,应揭膜通风,若遇低温则加盖稻草等覆盖物保温。缺水时可在傍晚适当补水。
⒏防治病虫害
根据病虫害发生的预报,重点抓好稻瘟病、恶苗病、根芽、螟虫的防治。
三、集中育秧,统一管理
建议发挥村民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农户,实行育秧相对集中,即几户或几十户农户按各自大田用秧需求,选取离水源近或灌溉管理方便的田块作秧田,统一育秧、统一管理,技术人员分组负责,指导到田,责任到人。这样,既可以集约用水,又可以保证秧苗质量。
四、水改旱
开远有部分望天田在特大旱灾来临,多半错过水稻移栽节令,为了确保粮食产量和农户的经济收入,可以采取水改旱措施,种植晚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