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措施

2017-6-22 05:40|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217| 评论: 0

  
农业种植技术

摘要: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是水稻育秧史上的新突破,目前仍处在继续推广阶段。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对水稻旱育秧技术的各个环节掌握不到位,导致旱育效果不明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水稻旱育秧技术尽快得到推广,对水稻旱育秧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关键词:水稻;旱育秧;技术;措施1、旱育带蘖壮秧的主要指标旱育带蘖壮秧是指通过选用适宜的苗床地进行培肥,采用旱式育秧使秧苗在接近旱田条件下生长,控制地上部分的旺长,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培育出矮壮敦实,根系发达,叶蘖同伸,移栽后根、茎、叶、蘖发生和生长,具有“爆发”效应的理想壮秧。其主要形态指标:叶龄4.5—5.5叶,苗高14cm左右,叶片直立,叶色翠绿,第一叶叶稍在2.4—2.6cm,全部出现分蘖,茎基扁宽呈椭圆形,根系强壮发达、为白色,百苗地下部分干重6.00克以上。1、肥床旱育秧技术措施2.1苗床准备2.1.1苗床选择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土壤肥沃、团粒结构好、疏松透气、保水保肥力强的旱地或菜地做苗床。2.1.2苗床面积一般常规稻每亩大田需25—30平方米苗床,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20左右。2.1.3苗床培土苗床建设是整套水稻肥床旱育浅插稀植技术的基础,苗床的选择和床土培肥是旱育秧成败的关键。在选好苗床的基础上,一般要求在冬前,最迟不超过播种前45天,便开始床土培肥,每平方米苗床施腐熟的有机肥7—10kg,采用干耕整、干施肥的全层施肥法。2.1.4苗床制作苗床长度因田块而定,一般不宜超过15米,床宽1.4—1.5米,沟(埂)宽0.4—0.5米。理墒建床要做到多雨区建高床,少雨区建平床,干旱区建低床。床面平整无杂物,床土肥、松、细、软、厚,似“海绵”状,手捏成团,泥不粘手,落地即散。2.1.5苗床施肥播种前7—10天,每平方米苗床施腐熟农家肥3—5kg或N、P、K复合肥(含量各占10—15%)100—150克,切忌施用碱性肥料。施肥后至少要翻挖床土三次,将所施肥料与10—15厘米厚的床土充分混匀,以免造成肥害烧芽死苗。2.1.6施用壮秧剂播种前每平方米苗床施用壮秧剂125克,用耙子均匀耙入3—5cm土层内,然后浇透水,如畦面不平,可用木板轻轻压平,待播种。2.1.7苗床消毒,调酸如床土PH值在6.5以上时,需用加大普钙用量等方法调酸,保证床土处于微酸状态。土壤消毒在床土浇透水后进行,每亩用3%广枯灵100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施。2.1.8地下害虫防治地下害虫多的苗床,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拌细砂土30公斤均匀撒施。2.1.9盖种土的制备将畦沟内未施肥的土壤捣碎过筛后,按30%细粪、70%细土比例混合均匀堆制成盖种土,盖土厚度1厘米左右。2.2种子选择与处理2.2.1选种选择适于当地种植的高产、稳产、多抗、优质的良种作种,要求种子饱满,发芽率高。每栽一亩大田需准备常规稻5-6公斤,杂交稻1-1.5公斤。2..2.2种子处理包括晒种,精选种子,浸种,消毒和催芽。①晒种:选择晴天晒2~3天,利用太阳紫外线杀菌除虫,散发二氧化碳和潮气,同时增强稻种透气性和吸水力,促使酶活化,从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出苗整齐一致。②精选种子:去瘪留饱,缩小种子间质量差异。可用风选、泥水或盐水精选种子,盐水选种即50kg水加12kg工业食盐,使比重达1.1~1.3。经过精选种子,确保种子饱满整齐、发芽势高。③浸种、消毒和催芽:用25%施保克乳油3000倍液浸种72小时,防治恶苗病为害。消毒后的种子不洗种,直接催芽,芽以刚破胸露白为好。做到不经种子消毒的谷种不下田,严格按浸种技术的要求操作,做到药量准,浸泡时间保证。2.3播种及盖膜2.3.1播种苗床经两次浇水(间隔15分钟左右)使10-15厘米厚的床土水分达饱和状态,土壤消毒后即可播种。扣种稀播是培育带蘖壮秧的关键环节,应十分重视降低播种量,强调扣种稀播匀播。播种要称种到墒,均匀撒播后轻镇压一次,使种子三面入土。播种量:常规稻每平方米苗床播芽谷100-135克;杂交稻55-65克。秧龄:河谷热区和温热稻作区一般30-40天;高海拔稻作区50天左右。2.3.2覆土、化除种子经轻镇压三面入土后,覆盖0.5-1.0厘米厚盖种土,盖种土一定要均匀,盖土太薄种子易翻根倒芽,太厚中胚轴伸长而影响秧苗素质。最后每平方米苗床用旱秧除草剂“封闭号”2毫升兑水0.12公斤喷施进行化除。2.3.3盖膜、防鼠为保温保湿出苗整齐,播种盖土后应及时覆盖薄膜,也可采用弓棚育秧,薄膜用打孔膜。同时在苗床四周投放毒饵防鼠。播种期气温偏高时可在膜外铺少许秸秆等遮光物降温。2.4苗床管理2.4.1温度管理播种至出苗为封闭期,适温为22-30度,此期如膜内温度超过35度要适当通风降温。秧苗转绿后便及时通风,使床温保持在25度左右,最高温度不超过28度,尔后随着自然温度的增加应逐渐加大通风量,到2叶期使床温与膜外自然温度相接近,此时可以揭膜,一般晴天下午揭,阴天上午揭,雨后揭,此时若遇低温或寒潮,则延长盖膜时间,待寒潮过后再揭膜。2.4.2水分管理水分管理上始终坚持一个“旱”字,控上促下,培育强壮的根系,一般在底水浇足的情况下出苗前不浇水,1.5叶以前保湿促苗齐,1.5-2.5叶期控水,2.5叶以后随着叶面积加大和温度升高,土壤水分消耗增多,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数量,但须严格坚持仅在出现秧苗叶片早晚无水珠,早晚床土干燥,午间叶片打卷三种情况之一时,选择早、晚浇一次水。自然降雨多,苗床积水时应及时排水。移栽前头天傍晚浇透水一次。2.4.3病、虫害的防治要经过充分炼苗后才揭膜,揭膜后每亩用3%广枯灵100ml兑水50kg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防治青立枯病。秧田期亩用20%吡虫啉20g加敌敌畏80g兑水50kg喷雾防治稻飞虱,以达到防虫治病(条纹叶枯病)的目的。3、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①、不能用尿素、新鲜鸡粪、猪粪等作底肥,否则易出现烧芽或肥害。②、不能用煤灰盖种,因煤灰偏碱性,不利于旱秧生长。参考文献[1]张勇.水稻旱育稀植浅插增产技术[J].云南农业,2011,(2).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浅谈有机肥使用应注意事项
   摘要: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是水稻育秧史上的新突破,目前仍处在继续推广阶段。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对水稻旱育秧技术的各个环节掌握不到位,导致旱育效果不明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水稻旱育秧技术尽快得到推广,对水稻旱育秧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关键词:水稻 ...
下一篇:冬季柑桔果园的清园措施
   摘要: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是水稻育秧史上的新突破,目前仍处在继续推广阶段。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对水稻旱育秧技术的各个环节掌握不到位,导致旱育效果不明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水稻旱育秧技术尽快得到推广,对水稻旱育秧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关键词:水稻 ...

相关技术

最新评论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技术
  晚疫病是一种低温高湿流行性病害,早春和晚秋保护地多雨、温差大的季节容易大发生
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技术
  早疫病是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设施番茄发病较重,主要侵染叶、茎、果实,典型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技术
  番茄灰霉病是棚室冬、春季节栽培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花、幼果。感染灰霉
番茄茎基腐病的防治技术
  番茄茎基腐病是缓苗期到生长期易发生的病害。发病部位在地表刚出土部位,茎秆基部
番茄猝倒病的防治技术
  番茄猝倒病是真菌侵染所致,主要发生在番茄苗期。幼苗在茎基部呈水渍状软腐倒伏,
大棚番茄科学追肥方法
  给番茄追肥可用尿素和硫酸钾,也可用番茄专用配方肥或复混肥(18:5:17)。除随水
温室大棚番茄合理浇水方法
  番茄苗定植时浇足定植水,一般滴灌用水量为35立方/亩左右,畦灌比滴灌多1/3~1/2。
温室大棚番茄主要的管理工作
  1、整枝:一般多采用单干整枝,即每株只留1个主干,把侧枝摘除。这种整枝方法产量
番茄苗定植后适宜的生长温度
  番茄苗定植后缓苗期间,温度可高一些,以利于迅速缓苗,设施内温度白天控制为夜间
温室大棚番茄定植方法
  1、定植时间  日光温室冬春茬一般在1月底至2月底定植。  日光温室秋冬茬一般7
种番茄前如何整地做垄?
  整地时先将基肥中的有机肥铺施于地面,然后机翻或人工锹翻两遍,使肥料与土壤充分
番茄基肥施用方案
  番茄的基肥应施用一定量有机肥,配合一定量的氮、磷、钾等化肥。原则上短季节栽培
番茄嫁接育苗方法
  嫁接育苗可增强植株长势和抗病性能,但生产中要慎重选用砧木和接穗。番茄嫁接育苗
番茄苗期管理要点
  番茄出苗后,将地膜掀去,白天设施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16℃~18℃,在保持基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27 03:39 , Processed in 0.70609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