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幼苗、成株均可发病,以成株受害重,主要为害叶片。病叶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初叶上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5~20毫米。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霉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并连接成片,致全叶干枯。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南方气温高的地区,无明显越冬现象。在北方则以菌丝体在种子内或秋播莴笋上,或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出孢子囊,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孢子囊多间接萌发,产出游动孢子;有些直接萌发,产出芽管,从寄主的表皮或气孔侵入。孢子囊萌发适温6~10 ℃,侵染适温15~17 ℃。此病在阴雨连绵的春末或秋季发病重;栽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早、过多、土壤潮湿或排水不良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凡根、茎、叶带紫红或深绿色的表现抗病,如红皮莴苣、尖叶子、青麻叶莴苣较抗病。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清洁田园;实行2~3年轮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