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番茄摘叶,早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是之所以要再次提及,主要是因为菜农在生产的操作及认识中,仍存在很多误区。在这里需要给各位农友提出更正,那怎幺样摘叶才算是*合理的呢?
农友的观点:番茄在摘叶好,公司推广人员了解到,在番茄栽培中,有90%以上的农友认为,番茄早摘叶更好。在寿光,农友一般在番茄果实膨大完毕后,就将下部的叶片全部摘除,光秃秃的只留着植株上部的6-7片供应上部未发育完毕的果实。农友之所以这样才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①摘叶后可以为下部番茄提供足够的光照,可以促进番茄转色;②摘叶后可以将植株吸收的养分集中供应的果实,促进果实的快速膨大;③提前摘叶,可以避免皴皮的发生,因为早摘叶可以避免露水在叶片的集聚而接触到果实;④叶片少了可以增加空气的流通,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等等,这些看似都很科学,很有道理,但背后却存在着众多的不合理性。对此我们的推广人员与农业专家进行的咨询。得到的结论是:番茄摘叶要科学,并非是越早越好。
主要原因是:①番茄果实转色主要是依靠果实内的茄红素的合成,其含量越高则颜色越鲜艳。另外,番茄内茄红素的合成主要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温度较高或者温度较低都不利于茄红素的形成,在30℃以上时茄红素则会停止合成,15℃时茄红素的合成也会显着减少,20-24℃之间较为适宜。茄红素的合成与光照的关系却并不大。对此有些菜农或许开始有疑问了:为什幺番茄背阴面的果没有向阳面的果实颜色更鲜亮呢?其实这确实是因为向阳面的茄红素要比背阴面的要高,但是这不是说因为光照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因为向阳面要比背阴面温度高。另外,当氮、磷、硼缺乏时果色也会着色不良,缺硼时会出现绿肩果。
所以,为促进果实着色,应加强肥水管理,尤其是进入冬季一般推荐菜农朋友们追施芳甸月子肥系列或者你能系列水溶肥,来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另外还需要合理密植与整枝,科学调控棚温;而不是单凭大量摘除叶片,让果实直接受阳光照射。
②植株叶片在生长中发挥重要角色,主要就是通过光合作用的进行制造养分供应植株及果实的生长,并且每个部分的叶片都具有就近供应的原则,但是如若过早摘除叶片,则只能供应上部果实的发育,缺少养分去供应根系的生长需求。因此耕种帮建议每穗未采摘的果实下面*少留3片叶来供应根系吸收养分,才能保证番茄植株及果实的正常生长发育。
③番茄果实皴皮的发生,虽然与果实表面集聚露水有关系,但是果实表面结露的原因主要是棚内湿度过大所致,如若为了降低温度,增加通风性而盲目的将叶片打掉,却是弊大于利的事。另外一些内在因素也要考虑到,在果实膨大盛期,果实内的水分缺乏或突然供应过多水分,也极易造成皴皮的产生。
④番茄可以通过摘除老化叶、病害叶来降低棚内病害的发生几率,而对于功能叶绝不可盲目摘除。
总结以上可以得到,要想获得高产又不影响其正常生长,下部叶片是否摘除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在植株营养的供应方面
在植株营养生长阶段,同化产物的分配主要是用于新器官的形成和生长以及自身的呼吸消耗。而到了生殖生长时期,则优先转向生殖不宜进行过早摘叶。根据光合产物就近供应的原则,上部叶片的光合产物大多优先供应果实及生长点部位。下部叶片的光合产物则优先供给根系的生长。如果过早摘除叶片,对根系的生长不利,较容易引起植株的早衰,因此果实下部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叶片(2-3片)供应根系生长的需要,另外,在低温情况下注意适量追施复合肥,浓度过大容易出现伤根的情况,一般推荐追施水溶肥比如,月子肥、芳润或你能。
二、从棚室环境和果实成熟方面
下部叶片过多,造成光线遮挡,阻碍了空气的流通,导致环境的郁闭。所以底部果穗附近的温度和受光度低。而温度高,易于病菌侵染。所以还是要进行适当摘除,才能对作物正常的生产有利。采摘是注意一下几点:
1.果实在绿熟时期不宜摘叶,这时果实转色,不能摘叶。
2.下部功能叶片宜晚摘除,当其老化变黄时可以摘除,但是不宜太早。
3.摘叶前一定要关注天气。选择晴天的上午进行摘叶,以保证伤口的快速愈合。
4.摘叶后要及时喷施药剂及芳润或你能叶面肥来防治病害及提高剩余叶面的抗病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