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农药来防治蔬菜害虫、病菌、杂草及其它有害生物,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根据防治对象的特性、农药的性质和剂型以及蔬菜种类和施药场所等选用相应的施药方法,使农药能迅速到达防治部位,同时也考虑到施药者的安全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即为合理的使用方法。 1.喷雾法 凡利用喷雾器械施药的剂型如乳油、水(液)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悬浮剂等,均需兑水喷雾使用。按药液使用量可分为高容量(40~100升/亩)、常量(10~30升/亩)、低容量(1.5~10升/亩)、超低容量(60~150毫升/亩)和静电喷雾(40~150毫升/亩)。油剂不兑水直接用于超低量喷雾或静电喷雾。喷雾法的*优点是覆盖面大,作物表面附着性强,能充分发挥药效,使用方便。常用来喷洒保护性的杀菌剂、触杀性的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喷雾时风力应在三级以下,喷洒要均匀、周到。气温不宜过高,高温季节一般在上午和傍晚为宜。 2.喷粉法 粉剂可直接喷粉使用,在干旱地区及蔬菜设施棚(室)内经常使用。优点是省工简便,缺点是易飘移、淋失,药剂在作物表面的附着性差。粉剂的细度和施药的环境条件直接影响药效,粒径在10~40微米范围对病害和害虫防治*,作物表面有露水时药剂附着性好。田间风力大于每秒1米,或中午温度高时则易飘移。 3.撒施、沟施和穴施法 颗粒剂型农药和毒土常用撒粒器或直接用手施药。毒土由农药与细土拌匀制成。常用于菜地苗床的土壤消毒,防治土传病害。沟施与穴施常用于作物根部病虫害和根结线虫病的防治。 4.种苗处理法 种苗处理主要有拌种法、浸种法、种衣法和浸苗法。用于防治种苗传染的病害、地下害虫及苗期病虫害。 拌种法有干法和湿法,处理后在种子表面包裹一层药剂。干法拌种可将药粉直接与种子定量混合,经拌种器拌和处理后效果较好,种子多绒毛或刺突的易粘结过多药粉,且不易拌匀,含水量较高的种子不宜过早进行拌种处理。湿法拌种是种子先经湿处理(加少量水或浸种后),然后与一定浓度药剂拌匀,处理后在种子表面沾着一层药膜。湿拌处理的种子因吸有一定量水分,不宜久放,要尽早播种。 浸种法将种子浸泡在一定浓度的药液中,定时将种子取出晾干即可,凡可兑水使用的农药剂型均可用于浸种处理。浸种时温度一般以20℃左右为宜,浸种时间长短与药液浓度和温度成反比。浸种后种子应用清水冲洗后晾干再播种。 种衣法将种衣剂与种子混合处理,利用种衣剂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成膜物质)使得种子外包裹一层药膜保护层,药效可长达45~60天,可减少苗期用药次数。种衣法还可将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处理,除防治病虫为害外,还可增加养分和调节生长。 浸苗是在秧苗移植时,将根系浸泡于一定浓度的药液中,秧苗经一定时间吸收内吸性药剂后再移栽,可防病、治虫、保苗。 5.灌浇法 将一定浓度药液直接灌浇于作物根部,防治作物根区病虫害。一般每株用0.25公斤药液灌浇处理。 6.熏蒸法 在密闭场所(如塑料大棚内、温室内),利用药剂本身的高挥发性或用烟剂燃烧发烟的蒸腾作用形成毒雾或毒烟,防治病虫害。 土壤熏蒸是熏蒸法的特殊用例,将挥发性药液分点施于土壤后,地表覆盖塑料膜进行熏蒸消毒,可杀死多种病菌、土壤害虫及线虫。 7.毒饵法 此法常用于防治地下害虫、蜗牛和鼠类为害。将药剂与饵料混合处理后在傍晚施于田间,可有效防治蝼蛄、地老虎和蟋蟀等地下害虫。 8.涂抹法 将一定浓度药液用毛笔或其它涂抹工具点或涂抹于作物的心叶、花或果实上,具有保花、保果、促进早熟等作用。此法主要用在茄果、瓜类蔬菜作物上,是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常用方法。 9.接种或人工免疫法 即利用病毒病弱毒疫苗或化学物质的诱导使得作物体内产生免疫抗性作用,达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是目前生产上病毒病防治很有前景的方法。病毒疫苗可在作物苗期(二叶一心)通过人工蘸液、叶面磨擦或混用金刚砂喷射接种方法进行,接种后要提高苗床温度,以利疫苗繁殖与扩展。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21:40 , Processed in 0.91980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