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旱作玉米占玉米总面积一半以上。蓄住天上水,保住土中墒,经济合理用水,提高水分利用率,是旱作玉米增产技术的关键。 一、深耕耙籍,纳蓄天上雨 旱作玉米区年降雨量60%一70%集中在7、8、9三个月.怎样保蓄和利用有限的降雨,就是旱作技术要达到的目的。在一般农田深厚疏松的耕层土壤,截留的降雨量可达总降雨量的90%以上。土壤的充水和失水过程.大致和降雨季节一致,即早春散墒,夏季收墒,秋末蓄墒,冬季保墒,一般是在降雨末期蓄水量*多,在干旱多风的早春季节失水量*。劳动人民创造了许多蓄墒耕作措施.如风沙旱地的砂田、黄土高原的梯田、平原旱地的条田等,都是截留降雨的好方法,除暴雨外能接纳全部的降雨,土壤含水量要高出8-10倍。采取耕耙保墒措施:一是深耕存墒。秋季深耕比浅耕0-30厘米耕层土壤含水量多50%。深耕还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并向深层伸长,扩大吸收水肥范围; 二是耙糖保墒。使土壤平整细碎,形成疏松的覆盖层,弥合孔隙,切断毛管、减少蒸发。据测定,深耕后进行耙糖可使耕层水分提高10%一28%;三是中耕蓄墒。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锄地松土,切断毛管,抑制水分上升,减少蒸发。 二、培肥土壤,调节地中墒 旱作玉米的表因是贫水,实质是缺肥。增施肥料,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可以以肥调水,使根系利用土壤深层贮水。怎样培肥地力:一是增施化肥、提高玉米籽粒和茎秆产量,增加还田的有机物质。这就是“无”中生“有”、“有”、“无”结合,以无机促有机的科学道理;二是施用厩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在耕层形成团粒结构,适宜的孔隙度和酸碱度,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措施之一。山西省屯留县王公庄连续多年实行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从0.67%提高到1.57%,玉米产量从每亩220公斤提高到635公斤。每毫米降雨生产率从0.51公斤提高到1.26公斤;三是种植苜蓿或豆科绿肥作物,实行生物养田。 三、组装技术,巧用土壤水 一是选用耐旱品种。“耐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品种特性与外界环境条件是统一的,种植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生态型就比不适应的类型好。例如在早薄地选用扎根深、叶片窄、角质层厚、前期发育慢、后期发育快的稳产品种,而在墒情较好的肥地,种植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片短宽的中大穗品种,则更表现出适应和增产。要根居土壤墒情.气候变化,因地制宜,灵活搭配:二是播前种子锻炼。采用干温循环法处理种子,提高抗旱能力。方法是将玉米种子置于水桶中.在20-25℃温度条件下浸泡两昼夜,捞出后在25-30℃温度下晾干后播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重复处理2一3次;经过处理的种子,根系生长快,幼苗矮健,叶片增宽,含水分较多,一般可增产10%;三是选择适宜播期,躲避干旱,迎雨种植。旱作地区降雨比较集中,玉米幼苗期比较耐旱,进入拔节期以后需要较多的水分。根据当地降雨特点,把幼苗期安排在雨季来临之前,在幼苗忍受干旱锻炼之后,遇雨立即茁壮生长。 四、粗盖栽培,增加水、热、光 在玉米地表层覆盖麦秸、麦糠或其他物质,可减少水分蒸发,拦截雨水和地面迁流,增加土壤水;覆盖比露地耕层一般增加水量4.6%,在1米土层内每亩多蓄水20多方。化学保水抗旱制剂在农业上应用,可以抑制土壤蒸发和叶面蒸腾。保水抗旱制剂在旱作玉米应用的有两类。一类叫叶片抑制剂,在叶片上形成无色透明薄膜,抑制叶片蒸腾,减少水分散失。在干旱季节给玉米喷洒十六烷醇溶液,叶片气孔形成单分子膜可使玉米耗水量减少30%以上,喷洒醋酸苯汞溶液,调节叶片气孔开合,预防叶片过多失水而凋萎;另一类叫土壤保水剂,主要作用于土表,阻止土壤毛管水上升,抑制蒸发,起到保墒增温的效果。这类物质多是高分子聚合物和低分子脂肪醇、脂肪酸等,在土壤表面形成薄膜、泡沫或粉状物,抑制水分蒸发。中国农业科学院在10多个省(区)推广的土壤保水剂,采用给玉米拌种、沟施、穴施等方法,有明显的增温保墒效果,种子发芽快、出苗齐、生长健壮、增产增收。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16:51 , Processed in 0.73712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