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柿树原产我国,最早作为观赏树种栽于宫廷、寺院,南北朝时开始经济栽培,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柿树在亚洲除中国外,日本栽培较多,朝鲜次之,印度、菲律宾也有栽培。欧洲主要栽培于地中海沿岸,以意大利较多。美国南部等地也有少量栽培。 柿树在我国分布很广,除了极寒冷地区外,华北、西北、华中以及南方各省区辽阔的土地上均有栽培。 柿果味甜,营养丰富,既可生食,又可加工成柿饼、柿干、柿醋和柿酒。我国的柿饼驰名中外,很受市场欢迎。柿树也是庭院美化的重要树种之一,秋季其果实和叶片都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二、生长结果特性 植株高大,可达10余米,树冠多呈圆头形。通常只有雌花,少数品种有雄花或完全花。雄花由3朵组成腋生的小聚伞花序,子房退化;雌花单生于叶腋。 柿树嫁接后2~3年开花结果,5~6年进入盛果期,寿命可达300年以上。新梢一年生长一次,展叶后生长极为迅速,长至一定程度顶端自行枯萎脱落,其下第一个侧芽成为顶芽,属伪顶芽。花着生在结果枝中部,结果枝由结果母枝顶部的花芽萌发而成,结果母枝可以由4种枝条转化而成,即,强壮的发育枝;生长势减缓的徒长枝;粗壮而处于优势地位的 结果枝;花、果脱落后的结果枝。果实发育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花后60天以内,幼果迅速膨大;第二阶段自花后60天至着色,果实滞长或间歇性膨大;第三阶段由果实着色至采收,果实又明显增大。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温度 柿树需要较高的温度,但亦有较强的耐寒力,故在我国北方栽培较多。现有的柿树分布界限反映了柿树需温的特性。河北省长城沿线为柿分布的最北限,其温度情况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可知,年温在9℃以上、绝对低温在-20℃以上的地方,才可以栽培柿。柿的垂直分布也是由此所决定的。柿能否栽培成功,主要决定于冬季的最低温度。如甘肃庆阳与平凉之间有一条柿分布的明显界限,平凉有柿而庆阳 则无柿,两地温度除冬季绝对低温外,其他无差异。 柿在冬季可以忍耐-20℃的暂时低温,超过此界限就有冻死的危险。如陕西关中1929~1930年冬最低温度曾达-25℃,为有气象记载以来所未有的低温,许多老柿树被冻死:1947~ 1948年冬又遇到-22℃的暂时低温,柿树也受到冻害。 (二)水分 柿树比较耐干旱,能栽培在水分较少的地方。作为山区的重要果树,常栽植在蒸发面大、水分贮存少的丘陵陡坡及梯田边缘,但仍能正常生长,也能维持一定的产量。如山西、陕西黄土高原,地下水位在数十米至百米以下,不灌溉,柿树生长结实均正常,果实品质较好。由此可以证明,柿树确有较强的抗旱力。但我国南方柿品种则因年雨量较多,经过长时期的驯化,其抗旱力不如北方品种。如广东潮州、汕头等地,栽植柿树要选择向北的山坡,有“向北柿、向南梨(风梨)” 之说。柿的抗旱力虽强,但亦有一定的限度。通常年雨量在500毫米以上者,可以不加灌溉;但在坐果期,正值炎热夏季,如久旱无雨,土壤缺乏水分,就会引起严重的落果,影响产量。故在夏季应注意柿树的灌水和保墒工作。 (三)光照 柿较喜光照,发育良好的柿树多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带,从树冠结构也可以看到其自然向光的特点,故河北山区栽植柿树均选向阳的坡地。在阳光充足及空气干燥的地方,所生产的柿果品质好。 (四)土壤 柿为深根性果树,根系强大,吸水、吸肥力均强,故对于土壤的选择不严,一般土壤均能栽培。就土壤质地而言,柿树较喜粘重的土壤,而不喜纯砂性的土壤,如砾质土混有壤土或粘土,生长良好。柿喜中性土壤,能耐微碱性及微酸性。在北方多石灰质土壤中,主要靠砧木君迁子抗盐碱,但不能在 含盐量高的盐碱土中栽培。就土层厚度而言,柿树较喜深厚的土层,但地下水过高或长期积水,不利于柿树生长。柿在黄土地栽培更为适宜。 柿对于地势要求不严格,不论平地、山地、丘陵地、缓坡地均可栽植,能利用零星隙地及瘠薄地,但不宜种植在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