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症状 在油葵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且可侵染植株的任何部位,因发病时期和感染部位不同,在田间常表现立枯、根腐及根茎腐、茎腐和盘腐等4种类型。 ①立枯苗期感染后,可使幼根、子叶和茎基部腐烂,并在病部出现白色绒毛状的霉层,扩展后病斑围绕全茎,使植株很快萎蔫枯死。 ②根及根茎腐烂一般在植株6~8片叶至成熟期发生,病菌可侵染主根、侧根和根茎部,逐步蔓延到茎基部,使侵染部逐渐变褐腐烂,造成植株枯死。拔出病株,常在土中或近地面的根茎部有一些黑褐色、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菌核。 ③茎腐成株期感染茎部,多从茎基部开始,在茎基部出现褐色水渍状大斑以后出现白色绒毛状霉层,不断向上扩展,使茎部易破碎或折断。潮湿时,菌丝可在茎表面扩展,干燥时可见茎的髓部生有大量白色菌丝和黑色菌核。 ④盘腐开花后期,病菌感染花盘,病初在葵盘背面出现一些褐色水渍状斑,湿度大时出现绒毛状霉层,继续扩展后则使感染的花盘局部或全部变褐腐烂,种子具有霉味和苦味,病盘上空籽和秕粒可达健株的15~20倍。 2.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菌核病不侵染禾本科作物,应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重病田须轮作5~10年。将病残体深埋入土中,减少菌源。 ②物理防治人工捡除种子中的菌核,也可用温水清除。把种子浸入40~45℃水中,每100kg种子用200kg水,搅拌10~15分钟,菌核吸水下沉,种子浮在上面,捞出晾干留做种用。温水清除菌核时,容器底部最好呈圆锥形,使膨大后的菌核不易漂浮。 ③种子处理种子内外均可带菌,以种皮带菌最多,药剂拌种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用种子重量0.3%~0.5%的菌核净、萎锈灵、苯菌灵等农药拌种对苗期立枯型和根腐型菌核病有效,用福美双拌种可使幼苗田间发病率降低85%以上。 ④药剂防治油葵对菌核病的抗病力弱,感病时间长,同时又缺乏准确的测报方法,增加了药剂防治的难度,至今仍未筛选出特别经济有效的化学药剂,而且油葵为高秆作物,田间郁蔽度大,后期防治比较困难。据研究,防治菌核病较好的药剂是菌核净、乙烯菌核利和速克灵的500倍液,其次是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加多菌灵1∶1混合剂的500倍液,在开花末期开始喷药,10天后再喷1次,对防治盘腐型菌核病有较好效果。 二、油葵黑斑病 1.发病症状 该病可危害油葵叶片、叶柄、茎和花盘,田间一般在开花后发生。病初在叶片上产生直径为1~3厘米的褐色小点,扩大后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大斑,中央色淡,呈灰白色,有或无同心轮纹,有时数个病斑融合,产生大块枯斑,使叶片局部焦枯、破裂或形成穿孔。遇持续高湿,则在病斑两面产生黑色霉层。叶柄感染后,叶柄和叶片一起枯死。茎部感染后,则在茎上产生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斑点,长度可达1~5厘米。花盘感染后,则产生许多小型褐色斑点,开始多从花盘背面边缘出现,若环境有利,则引起花盘局部或全部腐烂,造成严重减产。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在病部出现深褐色细绒状或橄榄色霉层是该病的重要特征。 2.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目前栽培的油葵品种尚无高抗栽培种,但杂交种比一般品种抗病;油葵收获后及时进行深秋翻,将病残体翻入土中,以减少侵染源;实行与禾本科作物的轮作倒茬。②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量0.3%的福美双、代森锰锌、克菌丹、苯菌灵等杀菌剂拌种,以防种子带菌。另外用药剂拌种时,加入硼、锰、锌等微量元素,有较好的防治效果。③药剂防治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500倍液叶面喷雾,均有较好效果。也可用福美双和敌菌丹叶面喷雾。 三、油葵霜霉病 1.发病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发生时期和症状特点可将症状分为4种类型。 ①矮化型植株严重矮化,节间缩短,根系发育不良,叶褪绿或在叶片上出现沿主脉或侧脉褪绿的花叶型病斑,若遇降雨或高湿,在病叶背面则出现浓密的白色霉层,病株往往不能形成花盘,即使形成花盘,花盘也很小,结实率极低。 ②叶斑型植株生长发育良好,但在叶正面或沿主脉附近出现大型多角型的褪绿斑,而在叶片病部的背面则出现白色致密的霉层。 ③花果被害型主要发生在油葵生长发育后期,病株花干枯,籽粒不实,种子秕瘦,花盘常不弯垂,也无向阳性。 ④潜隐型外部症状不明显,病原物局限在植株地下部分,有时也侵染到地面以上25~30cm处,使茎呈淡绿色,髓部周围细胞呈淡褐色。此症状是植株对病原产生抗性的表现。 2.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如新葵杂3号、4号较抗霜霉病。霜霉病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7~8年,一般轮作8~10年可彻底清除其危害,轮作4~5年病情也会明显减轻,如生产需要,轮作年限不能太长,以禾本科作物为前作,可减轻发病。严禁从病区引种或病田留种,凡留种田须3次拔除病株,第1次在2、3片叶至4、5片真叶期,把感染霜霉病的病株连根拔除,第2次在开花前,第3次在收获前,除掉有病的油葵花盘,病株和花盘均带出田外深埋,以保证种子无病。油葵花盘脱粒后的废料,如无经济意义,必须烧毁,以减少初次侵染的来源。用种子重量0.3%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出苗后第5周防治效果仍在93%以上,用甲霜灵锰锌或甲霜铜拌种也有良好效果,用0.3%的福美双拌种,或再加入0.05%的硫酸锌或硫酸镁粉剂拌种也有效。深翻土地可减少初次侵染来源;增施磷肥,合理施用氮肥。适期播种,深度适宜,缩短幼苗出土期时间可减轻病害。 ②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0倍液的甲霜灵、甲霜铜、甲霜灵锰锌等药剂进行叶面喷雾。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3 04:59 , Processed in 0.57524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