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薄壳山核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甘肃省林业科技项目“核桃高接技术集成研究”( 2015kj028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核桃种质 创 新 与 提 质 增 效 关 键 技 术 集 成 与 示 范 ”( 18ZD2NA006-5 );甘肃省陇南市重点人才项目“核桃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市委组〔 2019 〕 101 号)。 张文瑜等 薄壳山核桃 , 又名美国山核桃, 商品名为“碧根果”,是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北部, 是世界著名的集优质干果、木本油料、园林绿化和高档木材于一体的极具特色的生态经济型树种。中国对碧根果的需求约占全球总量的 18% ,而国内供应量仅占 0.2% ,我国的碧根果市场长期依赖于从美国进口。 薄壳山核桃适宜在我国暖温带和***带地区栽培,当前在安徽、云南、江苏、浙江等 14 个省市有栽培。其坚果壳薄且光滑美观,果仁营养丰富,粗脂肪含量 70% 左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3% 左右,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可鲜食、炒制、 榨油, 备受消费者喜爱。 其树体生长快、结果早, 嫁接苗定植 3 年即可挂果, 6~8 年进入盛果期, 平均亩产坚果 150 kg 以上, 市场价 70 元 /kg 以上,亩产值可达 1 万元以上。 现借鉴国内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技术研究成果,总结出其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1 栽植建园 1.1 园地选择 1 )气候条件。 适生区年均温 11~21 ℃ ,极端最低温 -20 ℃ ,最热月均温 21~26 ℃ ,最冷月均温 -10~-8 ℃ ; 年均日照时数 1 400 ~2 700 小时;年降水量 600~2 000 mm ;无霜期 180~280天。 2 )海拔。 低山丘陵、平原台地 600 m 以下,云贵高原山地 1 700 m 以下。 3 )土壤条件。 坡度小于 20° , 土层厚度100 cm 以上,以土质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且湿润的壤土或沙壤土为佳; 质地过于黏重的酸性土壤,深层岩石性土壤,质地过粗的土壤,以及贫瘠、土层浅薄、保水性差的土壤均不宜种植。 在酸性至微碱性( pH 值 5~7.8 )土壤中生长良好。 较耐水湿,短时性水涝地可种植。 4 )灌溉条件。 要求良好的灌溉条件。 6 — 7月果实膨大期和 8 — 9 月坚果灌浆期要保证水分供应。 1.2 整地 坡度小于 15° 的园地全垦整地;15°~20° 的缓坡地沿等高线带状整地, 带宽 2~3 m ,带间留生草带;垦复深度 0.3 m 以上。按株行距大穴整地。 定植穴长、 宽、 深均1 m 以上; 挖定植穴时分开堆放挖出的表土与心土, 每穴施入腐熟优质农家肥 25 kg 或商品有机肥 5 kg 以上、钙镁磷肥 1 kg 。 将表土和肥料充分混匀后回填,再将心土回填其上,直至高出地面 15~20 cm 。 要在苗木栽植前 1 个月完成整地,以利穴土充分沉实。 1.3 品种配置 选择 1~2 个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性好,经国家、地方审(认)定的优良品种作为主 栽 品 种 。 目 前 国 内 推 广 的 主 要 有 波 尼(Pawnee) 、马汉 (Mahan) 、威斯顿( Western )、肖肖尼( Shoshoni )、威奇塔( Wichita )等品种。 薄壳山核桃为雌雄同株异花树种,风媒花,同一品种雌雄花期通常不遇, 并且花期常遭阴雨、 低温等不良天气影响, 致使授粉和坐果不良。因此耕种帮建议栽植时须配置授粉树,按 5 ︰ 1 的比例均匀混栽 2~3 个授粉品种。 授粉品种应选择雄花与主栽品种雌花花期相遇、花粉量大、花粉发芽力强且本身具有良好结果能力的品种。 栽培实践表明, 马汉、 威斯顿与波尼可互为授粉品种。 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间栽植距离应在 150~300 m 范围内,隔行栽植为宜。 1.4 栽植密度 薄壳山核桃常作为高大落叶乔木果树栽培, 一般栽植株行距 8 m×8 m 或10 m×11 m ,每亩 10 株或 6 株。 为提高前期产量,生产中多采用园艺化矮化密植栽培,按株行距 4~5 m×6~10 m 定植,每亩 14~28 株, 10 年后隔行(或株)移栽或间伐,按 8~10 m×10~12 m永久定植,每亩 7~14 株。 1.5 栽植时期 薄壳山核桃苗木落叶后至萌芽前(当年 12 月至翌年 3 月中旬)均可栽植,以早春栽植为宜。 定植要做到苗正、根舒、土层压实,深浅适当。 容器苗可以延长到发芽后栽植,但不宜在夏季高温期和土壤封冻期栽植。 1.6 栽植 裸根苗定植前要修剪根系并蘸泥浆处理,剪除病残根,剪短过长根。泥浆由黄土、药水( 0.1% 高锰酸钾、 0.6% 磷酸二氢钾、 0.3% 锌肥、 50 mg/kg 生根粉)和清水搅拌均匀配制而成。 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栽植法, 栽植深度与苗木根颈原土印相同或略深(高出原土印3 cm )。 扶正苗干,舒展根系,随填土随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 同时,校正苗木栽植位置,使株行整齐,苗干垂直。 栽后打出树盘,充分灌水,待水下渗后用土封严实,树盘覆盖黑色地膜,以利保墒增温和防除杂草,促进成活。 无灌溉条件的地方栽植时可用保水剂进行抗旱栽培, 每株苗木在根系周围土壤中撒施暄土蓄肥保水剂 (北京汉力淼新技术公司生产的XL1 型)吸足水的凝胶(折合干品 30 g )。容器苗定植时要先去除容器袋,若主根弯曲和缠绕,可拉伸或剪除,以利萌发新根。 苗木定植后 及时定干, 定 干高度 1.5~1.8 m 。 如栽植实生苗,应在定植后第 2 年嫁接。 2 合理间作 薄壳山核桃园结果前树冠较小,株、行间空地多, 为提高园地利用率, 可间作套种一些作物,以耕代抚,既可增加果园前期经济效益,又可改良土壤。 间作物以低秆类(高度 1 m 以下)的矮冠、无攀缘性、浅根性、与薄壳山核桃树无共同病虫害的间作物,如大豆、马铃薯、红薯、瓜类、草莓、花生、油菜、魔芋、天麻、白芨、茶叶、油用牡丹、绿肥等经济作物。也可在行间套种园林绿化苗木,如红叶石楠、桂花、山茶等。间作套种的作物应距树干基部 1~1.5 m ,为薄壳山核桃树土肥水管理留足营养带。 3 整形修剪 薄壳山核桃顶端优势明显,树体高大,结果期长,主要采用主干疏层形,产量高、寿命长,定植后 5~6 年即可完成整形。 该树形主干高 1.2~1.5 m ,树高 6.5~7 m , 1 个主干, 3 层共 7~8 个主枝,其中第 1 层有主枝 3~4 个,第 2 层 2~3 个,第 3 层 1~2 个。 第 1 、 2 层主枝层 间距 1.5~1.8 m ,第 2 层与第 3 层主枝层间距 1~1.2 m 。 每个主枝配备 2~3 个侧枝, 结果枝组均匀分布于主枝两侧。该树形能快速形成大量结果短枝,实现早实丰产,并且结构简单,通风透光好,便于机械化作业,田间管理方便。树体整形修剪技术要点如下: 1 )中心干培养。定干发枝后,选留 1 个顶端直立健壮枝作中心干培养, 通过拉大枝条角度控制竞争枝,确保中心干强壮生长。 2 )主枝培养。 栽植第 3 年,对距地面 1.5 m以上枝条进行主枝选留, 留 3 条均匀错列的枝条作为第 1 层主枝, 其水平夹角约为 120° ,且枝条大小、长势均衡;开张角度 60°~70° 。 3 )结果枝培养。主枝确定后,一般每年在主枝上培养 2~3 个副主枝, 副主枝距主枝基部40~50 cm ,与主枝夹角 60° 左右;每个副主枝上培养 3~5 个侧枝,侧枝间距 30~40 cm ;侧枝上培养结果母枝和结果枝。 4 )辅养枝培养。 视树体通透情况适度在主枝、副主枝及侧枝上留养 1~2 个辅养枝,等其结果后疏除或更新培养成结果枝组。 对结果树的修剪主要是充分合理利用空间,防止结果部位外移,注重结果枝组培养与更新,可采用拉枝、刻芽、摘心、撑枝、刻伤、环剥等技术措施。 成龄树主要在冬季疏除干枯枝、细弱枝、重叠枝、交叉枝和病虫枝等。 若树体生长强旺, 可用多效唑进行化学调控。 一般春季或秋季在树冠下土壤中埋施多效唑, 每株 2~4 g ; 也可在 6 — 7 月 叶面喷施1 000~1 500 mg/kg 多效唑。 对徒长树可每隔 20~30 天喷施 1 000 mg/kg多效唑 2 次。这样可抑制新梢旺长,促进花芽形成,提高下一年的坚果产量和单果质量。 4 土肥水管理 4.1 土壤及水分管理 每年秋季结合施基肥扩穴深翻,于栽植穴外挖环状沟或平行沟,沟宽30~40 cm ,深 30 cm ,回填时将肥料与表土混合后填入底层,底土填在上层,逐步扩穴并提高土壤肥力。 幼龄园每年锄草 3~5 次,中耕 1 次;盛果园每年除草 1~2 次, 中耕 1 次。 中耕深度以 20~25 cm 为宜。 为防除杂草、 蓄水保墒, 无灌溉条件的园, 可用黑色地膜或园艺地布在树干两侧营养带覆盖。 薄壳山核桃园灌溉以幼树期少量多次,盛果期多量少次为原则。 春季定植的幼树在栽植后及叶片出现轻度萎蔫时及时灌溉补水。 成龄结果树根据生长特点,在开花前、开花后、果实膨大期、硬核期和花芽分化期、采收后、封冻前,视干旱情况灌水。若长期干旱少雨,及时灌溉补水, 以满足新梢生长、 果实发育和树体安全越冬对水分的需求。 根据园地实际,可采用漫灌、滴灌、 喷灌等方法。 灌溉后水分渗透深度应在30 cm 以上。 4.2 施肥管理 每年施 3 次肥,分别在春季萌芽前后( 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果实发育膨大期( 7 月上中旬)及果实采收后( 11 月中下旬)。 施用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优先选用薄壳山核桃专用肥。 若无专用肥,可选用 N 、P 2 O 5 、 K 2 O 比例 15 ︰ 15 ︰ 15 的复合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并适时配施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肥。 一般采用沟施、穴施、叶面喷施法。 结合园地土壤肥力状况与营养诊断结果确定施肥量, 一般在春季萌芽前亩施复合肥 20~33 kg , 秋季采果后亩施腐熟农家肥 1~2.5 t 、复合肥 20 kg 。 5 — 8 月生长期叶面喷施 3~5 次含锌微肥。 5 花果期管理 5.1 辅助授粉 薄壳山核桃雌、雄花期多不一致,未配置授粉品种的核桃园需辅助授粉,辅助授粉可提高坐果率 30% 左右。 在薄壳山核桃雄花序基部少量花药开裂散粉时, 采集雄花序摊放在背阴干燥处的玻璃纸或报纸上,雄花序摊放厚度不宜过高,一般 5~10 cm 为宜;晴天 1~2 天,雄花序能自行开花散粉;阴雨天可用电灯泡( 40~60 W )加温,温度不超过 25 ℃ , 2~4 小时后即能散出花粉。 收集花粉装入干燥玻璃瓶内, 放于 0~5 ℃ 冰箱冷藏室短期冷藏。于雌花可授期(柱头呈倒“八”字形张开), 在上午 9:00 — 10:00 或下午 3:00 — 4:00 开展辅助授粉,采用人工抖粉或无人机喷撒方式,连喷 2~3 次。 5.2 保花保果 在薄壳山核桃雌花盛花期,喷0.3% 尿素 +0.3% 硼砂 +0.3% 磷酸二氢钾, 可提高坐果率 17%~46% 。 对结果少、生长强旺的徒长树,为抑制营养生长,可在秋施基肥挖断一些生长旺盛的主侧根,剪平伤口,促其早愈合。 也可在开花前,于树干 1~1.5 m 处,用刀螺旋状斜割几刀,深达木质部。 对于拟在 2~4 年内疏除的大侧枝及辅养技,可在其基部分枝处以上,用利刀环割 1~1.5 cm 宽的一圈皮, 再将其上下倒置贴回原处,用塑料薄膜包严,上下绑紧,促进枝条形成混合芽开花结果。 6 病虫防治 薄壳山核桃常见病虫害有黑斑病、干腐病、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疮痂病、警根瘤蚜、山核桃蚜虫、中国绿刺蛾、咖啡木蠹蛾、云斑天牛、星天牛、桑天牛、樟蚕等病虫害。 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每隔 7~10 天喷 1 次,喷 2~3 次喹啉铜、 戊唑醇、 咪鲜胺或其复配剂800~1 000 倍液,防治黑斑病、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病害。 干腐病可在冬季落叶后或春季展叶前清除病枝集中烧毁。 5 月份孢子释放期或发病初期,用利刀在发病部位竖划几道 (深达木质部),然后对病部喷 80% 的 402 抗菌剂或 80% 乙蒜素200 倍液, 病害严重的核桃园每隔 5 天 1 次,连喷 3 次。 在中国绿刺蛾、铜绿异丽金龟、警根瘤蚜、山核桃蚜虫等危害初期, 喷施 5% 吡虫啉乳油1 000~1 500 倍液, 或 20% 氰戊菊酯乳油 3 000倍液,或 5% 蚜虱净乳油 1 000~1 500 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对天牛、咖啡木蠹蛾等蛀干害虫,在成虫发生期人工捕杀, 并对树干和大枝每隔 12~15 天连喷 2 次绿色威雷或噻虫啉微胶囊剂 500~800倍液,或 1.2% 苦·烟乳油 500~800 倍液,或 25%灭幼脲悬浮剂 500 倍液;在幼虫危害期,用铁丝掏出蛀孔内虫粪, 用兽用注射器或小型喷雾器向蛀孔内注入 80% 敌敌畏乳油 50 倍液,或采用浸药棉塞蛀孔后并用黏泥封堵,熏杀幼虫。 7 果实采收处理 7.1 采收期 薄壳山核桃相对普通核桃成熟期较晚,一般在 10 月上中旬至 11 月上旬成熟。 果实成熟的标志是果皮(总苞)颜色由青变黄,果皮自然开裂率达 30% 时。 7.2 采收方法 薄壳山核桃果实采收方法分人工敲打法和机械摇干振动法两种。 人工敲打法适宜交通不便的园地和成熟时果皮自然开裂率低的品种; 机械摇干振动法适宜平地或平坦缓坡地,且成熟时自然裂果率高的品种。 采收前应清除园地杂草,以方便收集果实。 人工用竹杆或木杆敲打采收时, 注意不要打伤顶部短枝和芽体,以免影响下一年产量。 7.3 果实处理 采收后的果实应堆放在室外或室内通风处,堆高 20~30 cm 为宜,堆放 4~5 天待多数果皮均能自然开裂散出坚果时, 即可人工捡拾。 晾晒后仍未自然开裂的果实,可通过手工剥皮方式取出坚果,并单独存放处理。 脱皮的坚果用水清洗后及时晾晒或烘干至含水量 10%左右。 7.4 包装贮存 干制后的薄壳山核桃坚果采用专用纸箱或木箱包装,包装物应坚固耐用,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并采取防潮措施。 每一包装只能装同一品种、同一等级的坚果或果仁,不得混杂。 每个包装独立贴挂标签,标明品名、产品等级与生产日期。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场所,大量产品须用冷库低温( 1~3 ℃ )冷藏。产品切勿与有毒、有异味、有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 坚果和果仁入库后须在库房中采取防虫蛀、防霉、防出油、防鼠害等措施。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6 15:36 , Processed in 0.77782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