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露和松茸,无疑是目前东西方餐饮业界中代表食用菌品(bi)味(ge)的两大象征,美味、稀缺是他们共有的特征。按道理来说有需求的地方必然有市场,可为何以这两位为代表的野生食用菌同胞们迟迟无法被量产?野生食用菌是否能被人工栽培?栽培野生食用菌究竟还缺些什么?让我们来一起走进菇房…… 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分为两大派别:设施化栽培与仿野生栽培。市场上能见到的绝大多数的食用菌产品,都是设施化栽培的产物。 食用菌设施化栽培:就是在可控、恒定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同样市面上的大部分蟹味菇、白玉菇、杏鲍菇也是在工厂化的环境条件下被“生产”出来的。工厂化食用菌栽培的培养料大多源于农业的下脚料,例如玉米芯(就是啃完玉米剩下的棒子)、麸皮(生产面粉的副产品)、棉籽壳(生产棉花的副产品)、以及稻草麦草等等,是不是很环保呢? 竹林下的仿野生竹荪栽培:由于竹荪的营养来源仅限于竹林下的有机质,因此只能就地取材。在竹林下埋下菌种,就能收获许许多多美丽的小白裙。 结论就是:当该食用菌品种所需要的培养料(营养介质)获取较为容易时,这个食用菌品种就有被量产的希望。而悲剧在于,类似于松露、松茸等需要与松树共生形成菌根才能存活或出菇的食用菌品种,他们的营养来源只能是“活的松树”!就算采取仿野生的栽培方式,试想一下把菌种的接种地点挪到一棵棵松树下,在野外杂菌的包围下挖土、消毒、接种、隔离,还要保证目标菌种成为优势群体,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