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的栽培技术一、轮作倒茬 谷子栽培要合理轮作,实行四年轮作周期,连作容易发生白发病,谷莠草丛生而发生草荒,土壤养分发生偏好。所以,必须实行轮作,前茬以豆类、油菜为最好。 二、施用基肥 一般土壤肥力条件下,谷子亩产100千克~150千克需施用1 500千克~2 500千克的基肥,亩产500千克应施用5 000千克的基肥。施肥要因地制宜,阴坡地上需施用马粪、羊粪;砂性土壤上应施用猪粪和牛粪等。 三、种子准备 (一)异地换种 为防止种性退化,要换种,掌握“旱倒水、沙倒黏、高山下平川”的原则。山区、丘陵区换种以10千米~25千米为宜,平川地区以“百里回种”,同一品种每隔3年~5年调换一次较好。 (二)播前种子处理 播种前把谷种翻晒2天~3天.以提高发芽率。用盐水浸种,药剂拌种,石灰水浸种防治白发病、黑穗病、谷瘟病等。 四、播种期 谷子的适宜播种期必须根据谷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当地的气候特点,尤其是旱地谷子的需水期与当地自然降水期相吻合。苗期处于干旱少雨季节,有利于蹲苗,谷苗长得壮;拔节期生长发育快,需要水分多,这时雨季开始,幼穗分化期正是雨季来临,水分的供应得到充分的保证。抽穗期正值降雨的高峰期,开花灌浆期雨季高峰过去,降雨量减少,日照增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灌浆饱满,秕谷减少。山旱区大致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 五、播种技术 (一)播种方法 楼播用双腿耧等距匀留苗或用宽窄行,宽行距40厘米~46厘米,窄行距17厘米~23厘米,机播用15厘米或30厘米平行播;沟播式深开沟、浅覆土,是抗旱保苗的成功播种法。 (二)播种量 一般每亩播0.5千克,整地质量差时每亩不少于0.75千克~1千克,播种深度一般在3厘米~5厘米。 (三)播后镇压 播后要镇压2次~3次,有保墒和提墒作用,使种子与湿土紧密接触,利于发芽和出苗。 (四)施用种肥 用腐熟粪肥,每亩用量250千克~500千克,种肥占总施肥量的1/3。也可在有机肥中混拌过磷酸钙,每亩10 千克~15千克。 六、播种密度 以保苗6万株的产量结构比较合理。 七、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1.镇压、蹲苗 1.为防止地墟芽干现象产生.在长出2片~3片叶时,午后用石磙压地,控上促下,起到蹲苗的作用,促进根系的发展。 2.防“灌耳”、“烧尖”现象的发生天降急雨,泥土易灌入心叶,叫“灌耳”。要挖排水沟排水,以防 “灌耳”。播种迟,刚出苗被太阳猛晒,地温又高,幼芽生长点被灼伤称“烧尖”,烧尖会造成死苗。可增加土壤水分,做好镇压,使土增温缓慢,以防烧尖发生。 3.补苗移栽 有缺苗断垄的,用催芽的种子补种,缺苗的要移栽,谷苗移栽后浇水易活。 4.间苗和定苗 幼苗有4片~5片叶时进行间苗,6片~7片叶时要定苗。 5.中耕除草 第--次中耕结束间苗,松土除草,第二次中耕结合定苗松土,用50%可湿性粉剂的扑灭津杀草,每亩0.2千克~0.4千克,杀死效果可达80%以上。 (二)拔节至抽穗期管理 这是发育最旺盛的阶段。 1.清垄和追肥 谷苗长到30厘米时,要清垄-一次,拔除杂草、弱苗和病虫苗,从拔节到孕穗阶段要追肥2次,每亩追尿素10千克。 2.中耕培土 结合中耕进行2次~3次培土,防止倒伏。 3.灌溉 谷子需水特点是:“前期耐旱需水少,中间怕旱需水多,后期怕涝需水少。”从拔节后7天开始浇1次水,孕穗到抽穗期要浇1次~2次水.灌浆期视天气降雨情况,不能受旱。 (三)开花期管理 高产谷子的特征是苗腿清爽,叶色黑绿,一-绿到底,植株整齐,成熟时呈现绿叶黄谷穗,见叶不见穗,籽粒饱满。 1.防止旱涝 开花到灌浆期,怕旱又怕涝,旱要浇水,降雨多排水。 2.防止倒伏 注意天气预报再浇水,以防倒伏。 (四)收获 及时收获,防止落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