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为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春秋两季叶色红艳夺目,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的各省区,现已被广泛应用在美化城市、公园、庭院、小区、道路街景中。乌桕高可达15m,树冠整齐。花为总状花序,蒴果,成熟时呈黑色,梨状球形。 生长习性 乌桕适应性强,喜光,稍耐阴,稍耐寒,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年平均温度15℃以上、年降雨量在750mm以上的地区均可栽植。在海拔500m以下向阳的缓坡或石灰岩山地上生长良好。 乌桕能耐间歇或短期的水淹。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沙到黏土不同质地的土壤,以及酸性、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均能生长,抗盐性强。乌桕1年能发3次梢,有一定的深根性,侧根发达,抗风能力较强。此外,乌桕生长速度中等偏快,寿命比较长。一般栽后3~4年开花结实。嫁接可提前1~2年开花结实。 ▲乌桕 栽植方法 乌桕春、秋两季均可移栽、栽植。移栽宜在春季4~5月进行,栽植则于萌芽前和萌芽后都可以,但在实践中萌芽时栽植的成活率相对于萌芽前、后移栽植要低。反季节移栽乌桕移栽成活率低。 如果进行反季节栽植,除了常规的移栽步骤外,更需要控制好以下工作环节:在大苗移栽、种植时要带大土球,并且保持好土球的完整性,不能伤害植株根系,尽可能随起随栽。栽植前需挖好栽植树穴,大小应该比树木土球大20~30cm。乌桕大树栽植要坚持大塘浅栽,树穴的大小上下应一致,呈直筒形,忌挖成锅底形。如果遇有土质较差或有杂质时,树穴要加深加大,并且在塘底部施入腐熟、含有有机物的物质,如有机肥、泥炭土、菌肥等,回填入好土后再放入苗木。放入苗木时还需要看准树木的位置和朝向,使树木能一次落塘直立穴中心,随后再进行分层填土和踏实。栽植深度要掌握在表层覆土距苗木根际处5~10cm。栽植时还应及时疏枝、疏叶。栽种后要及时搭建好支撑架,浇足水。 水肥管理 栽植乌桕要浇好头三水,即栽好后浇1次透水,3天后再浇1次水,以后15~25天浇1次水。为提高移栽成活率,可使用大树移栽生根液的稀释液作为头三水进行灌根。三水过后可间隔25天左右再浇灌1次透水。每次浇水后还应及时松土保墒。 夏季雨天应及时排除种植穴内积水,以防止水大烂根。秋末初冬应当浇好防冻水。浇防冻水时间一般选在11月底至12月初浇为好,并以昼化夜冻为宜。浇水过早或过晚时均起不到防冻作用。一般到翌年早春3月初,还应再及时浇解冻水,此后至秋末每月浇1次透水即可。第三年起,除了浇足浇透防冻水和解冻水外,日常还应视土壤的墒情来确定是否浇水和浇水的量,一般以保持土壤大半墒的状态为好。另外在苗圃栽植乌桕时,做好栽植后的除草、松土、培土以及排水等工作也非常重要。 乌桕喜肥,对水肥需求量比较大,种植时要保证满足乌桕的营养水分需求,适时施肥。苗圃里乌桕施肥的通常做法是:在栽植时先施入经腐熟发酵的圈肥作基肥。5月中旬再施入一些氮肥。7月上旬施入一些磷钾肥,入冬前则结合浇冻水施用一些半腐熟的圈肥,此次肥可以浅施。第二年施肥可于6月中下旬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秋末再施1次圈肥即可,第三年起主要以秋末施农家肥为主。施肥时一般应选在阴天或傍晚进行,最好适当混入少量微量元素。 修剪 乌桕一般不进行专门修剪,其修剪量与修剪程度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不可乱剪。对于要培育树冠的乌桕,应从幼苗期进行修剪。修剪主要是抹芽和摘除新梢。自主干开始出现分枝时,一般在一个生长周期需要修剪2~3次。4年以上的成年乌桕树生长旺盛,大量生长春梢,枝繁叶茂。萌发出的新枝一般统称为结果枝。此时乌桕树一般不需要大修剪,但每年最好要剪除直径小于0.7cm的弱枝、枯枝、病虫枝。如果树冠上出现向高处伸展的强壮枝一定要剪除,以促进剪口处萌生新的结果枝,扩充树冠。 在日常管护中,及时除去内膛枝、交叉枝、平行枝、病虫枝及枯死枝。此外,为不影响乌桕日后的观赏效果,修剪剪口应与主干相平,且不得留桩。在乌桕萌发期,还需要及时抹除整型剪口处萌出的嫩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