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从黑龙江至云南、广东等地区均有广泛分布,具有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近年来,芡实的需求量逐渐加大。为 了促进农业增收,总结掌握芡实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并加以示范推广。 芡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具有不错的保健功能。因此耕种帮建议芡实常用作滋补药食,能起到积极的食疗和保健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农民学习种植芡实,可以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一、芡实的特征特性芡实是睡莲科芡属大型水生植物,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芡实的根有初生根、不定根和次生根。初生根很不发达,次生根的结构十分简单,芡实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为须根,颜色为白色,长度可达100厘米以上,横径在0.4-0.8厘米,簇生于叶柄基部。芡实植株的茎为短缩茎,节间密集,呈现倒圆锥形。芡实的叶片分为水中叶和浮叶,水中叶为过渡叶,第1-4张叶属于水中叶,定型叶叶面直径能够达到1米以上,叶面浓绿色,具有明显的皱褶。芡实的花单生,具有萼片4片,花呈现紫色或白色,雄蕊多轮排列,花粉由外向内逐渐退化,为多室子房,每一子房具多枚胚珠,属于自花授粉的植物。芡实的果实为花托包被的假果,花萼宿存于果实顶端呈尖嘴状,整个果实形似鸡头,果形较大,一般重量在0.5公斤左右,内有多室,种子100-200粒。芡实的种子呈圆形,直径在1-1.5厘米,百粒重可达150克以上,一般具有较厚的假种皮。 二、芡实的人工种植高产模式1、品种选择 除了俗称的北芡、南芡,芡实目前尚未有定型的品种。目前,通常栽培的苏州紫花芡、苏州白花芡,其实内含有3-5个不同的种系,出籽率、籽粒大小、单果质量差异较为显著。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我们应该选择早熟类型,果实大、出籽率高,且籽大的植株可以留作种用,每年进行选留。 2、选择地块 芡实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绝不能断水,整个生长期的适宜水位为30-90厘米,并且所需水位要随着生长发育进程不断地进行适当调节,以保持浅水种植以便于管理,并利于高产优质。芡实的生长要求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具有20厘米以上的耕作层,水源能够自由控制的池塘、沟河以及稻田均可以正常种植。种植土质适宜选择不漏水、不漏肥的粘土和壤土,塘田四周应该做高70-80厘米、宽40-50厘米的田埂,规模集中的田块田埂应做得更高、更宽、更结实。在确定种植地的时候,我们尽量选择水稻田上游田块,以有效保证灌溉水源清洁。如果灌溉使用了除草剂的稻田排放水,就会导致芡实植株发生严重的药害,进而使植株叶片发黄、发红、心叶不长,药害严重时,容易造成整株的死亡。 3、栽种方法 芡实植株主要以种子繁殖,可以直播也能够育苗移栽。苏芡的植株无刺,可以提前育苗,既便于苗期集中管理和苗期病虫防治,进而能够保证苗全、苗壮,又能适当延长植株田间生长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1)苗床准备 芡实育苗的苗床最好是选择土质肥沃、保水性好、可随时控制水位、灌排方便、避风向阳、田间无杂草的地块。一般育苗床与移苗床的面积之比为 1∶100,移苗床与大田种植面积之比为 1∶50。对于播种面积大的地块,应该在耕翻过的空田上开出宽 1-1.5米,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100米,深15厘米的育苗池。对于种植面积小的地块,可以直接利用门前空地挖浅池或四周垒砖,高度在20厘米,底衬塑料薄膜,上填河泥厚10厘米左右,做成苗床。 (2)种子准备 芡实的高产栽培一般都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而培育壮苗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培育壮苗首先要选择好的品种:一是选经过提纯复壮的品种;二是从符合所栽品种特征、结果多、果大且饱满的植株上自留选取;三是从第3-5次采收的果实中选种;四是选择大小均匀,成熟度高,经 过科学贮藏的种子。在选种时,切忌选用上年散落在水中而自然发芽的劣质苗,这种苗产量低、抗病力差。根据育苗方式不同,大棚、小棚育苗,一般于每年的3月中、下旬开始,露地育苗的于每年的4月上旬进行,将年前埋藏的种子取出,并剔除小粒、烂粒、嫩粒种子,并淘洗干净。 (3)浸种催芽 在正式播种前的7-10天,将淘洗干净的种子置于缸或盆里,注入清水,水量以浸没种子5厘米为宜。然后将装有种子的缸或盆放在阳光下晾晒,以提高水温。需要注意的是,每天都应该及时换水,等到6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4)播种育苗 根据芡实的不同育苗方式,我们应该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在播种之前,苗床水要保持清澈,不能浑水进行播种。一般每平方米的苗床播种子2公斤左右。在播种时,我们要在水面上方的40厘米处左右轻撒,以保证播种较为均匀,防止种子陷入河泥中而影响出苗率。 (5)小苗移栽 在播种后的30-40天,也就是每年的5月中下旬,当芡实幼苗长有1-2片小圆形叶时,即可进行移栽。移栽田最好是选择肥力足、土壤疏松、避风向阳、灌排方便的水田,四周做高田埂,清除杂草, 整平田面,灌水并保持水位深度在10-15厘米。对于肥力差的田块,我们可以提前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000-250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然后耕翻后整平。在移苗时,我们需要带着泥土将根和种子一起挖出,并及时进行移栽。如移栽田远离苗床,我们必须洗净根系,并整理好排放在盆中,覆盖遮阳网。移栽行距为40厘米,株距为30厘米。我们需要注意防止泥土埋没移栽苗的心叶,以避免影响发棵,甚至造成死亡。等到幼苗缓苗之后,随着新叶的生长,移栽田中要逐渐加深水位,直到定植前移栽田的水位深应接近定植大田,一般水位可深30-40厘米。在种子发芽率正常的情况下,每1公斤的种子育成的小苗可移栽40-50平米的苗床。 (6)大田定植 在正式定植前,我们需要按照株行距约2.3米见方,事先用芦苇或小竹竿等插上标记,然后在旁边开穴,穴深为20厘米左右,每一亩土地开120穴左右。定植田的水位应该根据定植苗的大小来确定,一般保持穴内水深30厘米左右。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当定植苗具有3-4片圆叶,大叶直径在20-25厘米、叶柄长40-50厘米、粗1-1.5厘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定植。 4、田间管理 (1)防风 在芡实的生长初期,如果风浪较大,对其生长发育不利。我们需要在湖荡或者大田的四周种植茭草,进而形成围带,以便减少风浪对芡实幼苗的影响,以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 (2)补苗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确保齐苗。一般情况下,在水面叶片的直径达到10厘米的时候,就要及时查苗,如果发现缺苗,需要及时补种,芡实补种的原则为移密补稀。 (3)壅土 对于浅栽苗来说,在植株心叶逐渐生长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培土壅根,则不能为新的心叶生长和根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因此耕种帮建议我们需要在芡实苗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培泥壅根,将浅穴填平。 (4)除草 在芡实植株叶片封行之前,需要及时进行除草,如果发现杂草,就要将其揉成团,然后埋入土中用作肥料。在芡实封行之后,一般是在7月底至8月初,就不再进行除草。 (5)灌水 在芡实生长过程中,绝对不能断水,且在生长过程中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在芡实的生长前期,应该保持浅水,水层一般为7-10厘米,生长的中期水位保持在30-50厘米,后期最深可达1.3-1.5米。水位较深虽然有利于芡实生长,但当水位超过1.5米的时候,由于水大、浪大,芡实植株的叶柄、花梗生长量较大,会大量消耗养分,不利于芡实产量的增加,而且给采收带了困难。 (6)追肥 芡实对肥料的需求量不大,一般情况下,不适宜施用过量的氮肥。如果施用氮肥过多,则叶面容易出现瘤状突起,并且会影响结果并加重各种病害的发生。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根据芡实叶片的颜色判断其是否缺少肥料。当植株的叶片深绿、光亮、大而肥厚时,表明植株不缺肥;当其叶片薄而发黄,新叶生长较慢时,则植株缺肥。芡实的追肥多采用泥肥混合成团的办法,俗称“粪搅泥”,即用腐熟人粪尿300-375公斤分2-3次拌入500公斤的半干河泥中,每拌1次应堆放几天,使泥土充分吸收养分,待半干时再捏成泥团。如果在泥团中增加一些复合肥料,增产效果将更好。施肥团时,我们应该远离植株10-15厘米,每株每次1公斤左右,施肥时间从7月中旬开始,到封行前结束。 5、病虫害防治 (1)芡实叶斑病 这种病害又称为黑斑病、麸皮瘟。一般在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危害严重,如果田块水温高,水质差,则发病严重;如果氮肥过多,植株生长过旺也容易发生叶斑病。在发病初期,叶片外缘有许多暗绿色圆形病斑,后转为深褐色,有时具轮纹,直径在3-4毫米,最大可达8毫米,易腐烂。病害严重时,病斑连片,使整片叶腐烂,环境潮湿时,病斑上生鼠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田间必须按芡实的不同生育阶段管理好水层,做到水位深浅适宜,以水调温,可以防止田间长期死水。如果发现病叶要及时摘除,然后再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外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者62.25%腈菌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间隔7-10天喷撒1次, 连续防治2-3次,在采收前的一周停止用药。 (2)芡实叶瘤病 每年的7-8月正值夏季高温季节,气温高,光照强,水温高,水质差,又经常遇到雷阵雨、闷热天气,芡实的叶瘤病容易发生。在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淡绿色黄斑,后隆起膨大呈不规则瘤状,直径在4-50厘米,高为2-10厘米,黄色,上有红斑或红条纹,后期开裂或腐烂。有瘤叶片容易下沉到水底。 防治方法:田间水位在茎叶旺盛生长期应控制在40厘米,果实采收期不低于35厘米,并经常添加新水,以防止长期死水,禁用污水灌溉。在定植缓苗之后,植株开始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可分期喷药预防,如叶面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如果发现病瘤及时割除,并携带出田外深埋。 (3)芡实炭疽病 芡实的炭疽病于每年的6-11月发生,8-10月份受害严重,发生较为普遍。高温多雨尤其是暴风雨频繁的年份或季节易发病;连作地块或植株过密、通风透气性差的田块发病重。这种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害花梗。在发病初期,叶片上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在2-7毫米不等,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小斑块,边缘为褐色,中央淡褐色,具有明显同心轮纹,其上生小黑点。病情严重时,病斑密布,有的破裂或穿孔。花梗上病斑呈纺锤形,褐色,稍凹陷。 防治方法:我们需要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并带出田外深埋。药剂防治,我们可以用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或泼浇,间隔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4)扁卷螺和锥实螺 扁卷螺和锥实螺为害芡实的主要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旬至6月中旬,正值芡实种子的萌芽期,可将胚芽夹断,进而影响出苗。苗期植株幼小、 柔嫩,害螺啃食后,造成叶片孔洞,影响植株的生长,甚至咬断幼茎,直接造成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成螺的抗药性强,故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幼螺期。一般在产卵高峰期后的15-20天为幼螺发生高峰期,也是用药防治适期。选在芡实播种前进行,播种前先将田间水位降低到2-3厘米,然后每一亩土地选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500克撒施于刚排干水的潮湿田中进行防治。 (5)斜纹夜蛾 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初、6 月中下旬芡实田出现为害,7-9月是斜纹夜蛾为害盛期。幼虫群集叶片啃食叶肉,蚕食叶片造成缺刻,发生严重时叶片被吃光。 防治方法:我们可以用杨树枝、黑光灯、糖醋酒液、性诱剂等诱杀成虫。我们应该在傍晚前后 进行药剂防治,可以选用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1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左右用不同药剂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6、采收 芡实的全身有刺,采收较为困难,一般只收1-2次,采收时间为每年的9月中下旬。采收应该适期,随产品规格要求而异。芡果成熟的标志为柔软、饱满、紫红色、光滑无毛、无黏液。如果判断芡果成熟度有困难,可以在芡果顶部剥出1粒种子进行检查。芡果采回后,我们就要及时进行加工,加工前必须放在水中保存。芡果全部收完后,立即彻底清除衰老植株和准备种植下茬作物。 农学博士有话说: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 十分适合芡实的种植,可以取得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亩土地可以获利3500-4000元,比种植传统水稻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3 05:54 , Processed in 0.86591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