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食用菌栽培技术

2017-5-18 03:27|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186| 评论: 0

摘要: 耕种帮解答: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香菇菌袋栽培技术:  1.原料准备  木材切片  将含水量在20%以上的木材段插入切片机的进料口中,切成厚4毫米左右,断面60×20毫米的碎片。  原料粉碎  将摊晒风干的木片或蔗渣、油茶壳、稿秆类投入专用粉 ...

耕种帮解答: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香菇菌袋栽培技术:
  1.原料准备
  木材切片
  将含水量在20%以上的木材段插入切片机的进料口中,切成厚4毫米左右,断面60×20毫米的碎片。
  原料粉碎
  将摊晒风干的木片或蔗渣、油壳、稿秆类投入专用粉碎机或饲料粉碎机中 , 加工成粉料。
  2.培养料配制
  培养配比
  主料如木屑、蔗渣等占78%,麦皮或米糠20%,糖1%,石膏粉1%,另加过磷酸钙0.5%,尿素0.2-0.3%,硫酸镁0.1-0.2%,50%多菌灵0.1%,主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二种以上混合使用。
  配制方法
  将主料和辅料混合干拌。可溶性物质如糖、尿素、硫酸镁、多菌灵等,应溶化水中,然后加入干料充分拌匀,含水量掌握55%左右。
  3.装料
  用直径15厘米,长50厘米聚乙烯筒形塑料袋装料。手工装料要逐层压实,上下松紧一致,手捏不凹入。原料切片、粉碎、拌料、装袋等均可采用机械化,速度快、效果好,已被广泛应用。
  4.灭菌
  装料后将袋口扎紧,烛火烧融密封,搬入常压灶中,逐层叠好,密闭升火,至100℃后保持10小时,闷置一段时间后取出。
  5.接种
  将经灭菌的料袋趁势搬入接种室,按“井”字式架叠冷却,关闭门窗,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2-3小时,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接种时,用直径 2厘米的锥形小木棒打接种穴,穴深 2厘米,每袋4-6穴,采用单面或双面接种。接种以三人配合操作,边打穴、边接种、边架叠,要求菌种与穴口密合,不留空隙。
  6.养菌
  接种后将菌袋搬入通风、干燥、阴凉、避光的培养室,按“井”字式堆叠发菌。由于这时气温高,要认真做好控温和通风管理以免杂菌感杂,降低纯菌率。
  7.菇场设置
  菇场应选择背风向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的空旷地或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旱地要严格消毒杀虫,水田要提前烧干,然后耕翻整畦作菇床。床宽 1米左右,高15厘米,长10-15米,畦间留走道30厘米, 中间挖浸水沟,宽60厘米,深60-80厘米,沟里挖出的土堆于畦床上,使床面呈龟背形。床两边接2.5米间隔打下0.5米长的木桩,入土20厘米,上横木条,木条上按20厘米的距离钉 2.5寸长铁钉, 钉头露出2厘米,依次横架竹竿,作靠菇架。菇架场上搭荫棚,四周用草帘围严,棚顶披杉树枝或茅草。
  8.脱袋转色
  菌袋培养至接种穴周围围为浅褐色,袋壁四周菌丝体膨胀成波浪状,手摸突起处有弹性、松软感觉,并有部分原基出现时,即可进行脱袋。其方法是:用锋利的刀片,沿袋子纵向轻轻割开脱去塑料袋,排放于菇床架上。脱袋后3-5天应盖严格薄膜,菇床内温度不超过28℃均不要翻动。当菌筒表面绒毛状菌丝达 2毫米长时,应加强通风和增加光照,促使绒毛状菌丝倒伏。于每天露水干后掀膜通风1-2次,每次30分种,并结合喷雾化水调节湿度。如绒毛状菌丝仍不倒伏,可采用午后揭膜通风3-4小时,或喷2%的石灰水迫使绒毛状菌丝倒伏。7-8天后便逐渐转色出现黄水珠,若出现暗绿色水珠时,应加强通风,结合喷清水淋洗,待菌筒表面晾至手摸不粘后盖膜。经10-15天,菌筒表面形成菌膜并转为棕褐色时,即可转入出菇管理。
  9.出菇管理
  菌筒转色后,要及时进行温差刺激,催蕾出菇。具体做法是:白天盖紧薄膜,使菇床温度达20℃以上,午夜至凌晨掀膜通风1-2小时,使菇床温度骤然下降,连续3-4天,菇蕾就可大量产生。出菇后要加强通风管理,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并结合喷水调节,保持菇场空气相对湿度85-90%。采完一潮菇后,停水3-5天,然后再边续喷水5-7天,促进下潮菇产生。秋季,菌筒营养育足,含水量高,温度适宜,出菇多且集中,一般不浸水,但菌筒过于干燥不能出时,可适当进行浸水处理。冬季,中、低温型品种在南方仍可正常出菇,要加强管理,争取多出菇。气寒冷地区,不适粗出菇,只能进行养菌越冬,让其干干湿湿, 复壮菌丝, 积极累更多养分。春季气温回升后,可大量出菇,但菌筒失水多,要进行浸水补充水分。浸水前先翻开薄膜,让菌筒充分干燥,使含水量降到35%左右。在低温来临之前,用8号铁线从两端扎洞6-8厘米深,然后整齐排放浸水沟中,浸泡 6-8小时,使含量达60%左右,即可取出,重新排放菇床架上出菇。并注意及时清理场地和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花菜果实呈紫色,长白毛,什么病?
耕种帮解答: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香菇菌袋栽培技术:  1.原料准备  木材切片  将含水量在20%以上的木材段插入切片机的进料口中,切成厚4毫米左右,断面60×20毫米的碎片。  原料粉碎  将摊晒风干的木片或蔗渣、油茶壳、稿秆类投入专用粉 ...
下一篇:咨询高山茶的种植
耕种帮解答: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香菇菌袋栽培技术:  1.原料准备  木材切片  将含水量在20%以上的木材段插入切片机的进料口中,切成厚4毫米左右,断面60×20毫米的碎片。  原料粉碎  将摊晒风干的木片或蔗渣、油茶壳、稿秆类投入专用粉 ...

相关技术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技术
  晚疫病是一种低温高湿流行性病害,早春和晚秋保护地多雨、温差大的季节容易大发生
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技术
  早疫病是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设施番茄发病较重,主要侵染叶、茎、果实,典型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技术
  番茄灰霉病是棚室冬、春季节栽培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花、幼果。感染灰霉
番茄茎基腐病的防治技术
  番茄茎基腐病是缓苗期到生长期易发生的病害。发病部位在地表刚出土部位,茎秆基部
番茄猝倒病的防治技术
  番茄猝倒病是真菌侵染所致,主要发生在番茄苗期。幼苗在茎基部呈水渍状软腐倒伏,
大棚番茄科学追肥方法
  给番茄追肥可用尿素和硫酸钾,也可用番茄专用配方肥或复混肥(18:5:17)。除随水
温室大棚番茄合理浇水方法
  番茄苗定植时浇足定植水,一般滴灌用水量为35立方/亩左右,畦灌比滴灌多1/3~1/2。
温室大棚番茄主要的管理工作
  1、整枝:一般多采用单干整枝,即每株只留1个主干,把侧枝摘除。这种整枝方法产量
番茄苗定植后适宜的生长温度
  番茄苗定植后缓苗期间,温度可高一些,以利于迅速缓苗,设施内温度白天控制为夜间
温室大棚番茄定植方法
  1、定植时间  日光温室冬春茬一般在1月底至2月底定植。  日光温室秋冬茬一般7
种番茄前如何整地做垄?
  整地时先将基肥中的有机肥铺施于地面,然后机翻或人工锹翻两遍,使肥料与土壤充分
番茄基肥施用方案
  番茄的基肥应施用一定量有机肥,配合一定量的氮、磷、钾等化肥。原则上短季节栽培
番茄嫁接育苗方法
  嫁接育苗可增强植株长势和抗病性能,但生产中要慎重选用砧木和接穗。番茄嫁接育苗
番茄苗期管理要点
  番茄出苗后,将地膜掀去,白天设施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16℃~18℃,在保持基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27 03:14 , Processed in 0.88469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