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灰地种蝇幼虫蛀食萌动的种子或幼苗的地下部组织,引致腐烂死亡。 油菜灰地种蝇发生规律:(1)世代。每年发生2-6代。 (2)越冬。北方以蛹在土中越冬,南方长江流域无明显越冬现象。 (3)种蝇在25℃以上条件下完成1代19天,春季均温17℃需时42天,秋季均温12-13℃则需51.6天,产卵前期初夏30-40天,晚秋40-60天,35℃以上70%卵不能孵化,幼虫、蛹死亡,故夏季种蝇少见。 油菜灰地种蝇形态特征:(1)成虫。雄蝇暗黄色至暗褐色,两复眼几乎相连。胸部背面有3条黑色纵纹。前翅基背鬃长度不及盾间沟后的背中鬃之半。腹部背面中央具黑纵纹1条,各腹节间有1黑色横纹。雌蝇灰色或灰黄色,两复眼间距为头宽1/3。腹背中央纵纹不明显。 (2)卵。乳白色,长椭圆形,表面具网纹。 (3)幼虫。,乳白色略带浅黄色,头退化,仅有1个黑色口钩。整个体形前端细后端粗。 (4)蛹。长椭圆形,红褐色或黄褐色,腹末具7对突起。 油菜灰地种蝇生活习性:成虫以晴天中午前后活跃,对未腐熟的粪肥及发酵饼肥有很强的趋性。幼虫多在表土下或幼茎内活动。 油菜灰地种蝇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施用腐熟的有机肥,要做到均匀、深施,防止成虫产卵。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油菜灰地种蝇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油菜灰地种蝇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